教你学做格律诗
(2018-11-08 16:24:58)
以最浅近的例子
教你学做格律诗
一
二
我们先来看一首诗。这是前些年友人邀我去城南一个叫瑞茗茶庄的地方做客后写的《壩上风云》:
城南三五里,
平平平仄仄
故事瑞茗红。
仄仄仄平平
壩上绝佳处,
仄仄平平仄
风云指点中。
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只有一个难字,即“壩”,《鸿门宴》中“沛公军壩上”的这个字,平坦的高地。格律诗并不等于文言诗,它采用的是白话小说的语言体系,半文半白。再从句子结构形式上看,也不是像散文那样主谓宾各种成分齐备,而是有大量的无主句、无动词句、倒装句,等等,这些特点使得格律诗有那么一点古朴的味道。
下面我们来讲它的声韵规律。这里有四种句式:
仄仄平平仄(例诗第3句)
平平仄仄平(例诗第4句)
平平平仄仄(例诗第1句)
仄仄仄平平(例诗第2句)
这种律化式的句子称为“律句”。做诗的时候这四种句式按下面的游戏规则来进行组装:
一是一个句子里面要平仄“相拗”,读起来才错落有致;
二是两句之间须平仄“相对”,给读者以较深的印象;
三是两联之间要平仄 “相黏”,让整首诗浑然一体。
下面是我步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我们来分析一下它的格律:
仄仄平平仄
梦回郊郢游。
仄平平仄平
象山苍胜碧,
仄平平仄仄
长坂彩如流。
平仄仄平仄
汩汩龙泉水,
仄仄平平仄
巍巍魁斗楼。
平平平仄平
徜徉楚都里,
平平仄平仄
若泛桂林舟。
仄仄仄平平
律句有个放宽的尺度,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字有时可平可仄,而第二四六字绝对不能含糊,当平时必须平,当仄时必须仄。“一三五不论”是相对的,“二四六分明”是绝对的。为什么呢?就这首诗而言,第二句第一字当平,而这里用了个仄声字(“梦”),那么就必须把第三字当用仄的改用平声字(“郊”)来补救一下,否则就成了“孤平”(除韵脚的平声字“游”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回”了),这是做格律诗非常忌讳的。要避免孤平,就要采取“拗救”。第三句、第四句、第六句符合“一三五不论”,第七句是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也没问题。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比如我做的《浏河新貌》:
素裹银装两岸新,
仄仄平平仄仄平
归来虾蟹问翔云。
平平平仄仄平平
淌污已是当年事,
仄平仄仄平平仄
不见浏河碧若茵。
仄仄平平仄仄平
再如《东宝山隧道》一首:
青龙山腹起穹隆,
平平平仄仄平平
古镇油城喜贯通。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使纯阳仙子在,
仄仄平平平仄仄
宜当煮酒犒诸公。
平平仄仄仄平平
格律在谋篇布局上讲究起承转合。第一句直陈其事,是起兴。第二句,讲隧道贯通后的效果,是承接。关键在第三句,要转得巧妙,能引出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但使纯阳仙子在”,这里化用了王昌龄《出塞》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一句,即所谓化典。纯阳仙子即吕洞宾,曾在青龙山修炼,山半腰的白云观即因此得名。“煮酒论英雄”,古人爱烫酒畅饮。这里用了一系列的典故。适时用典,能增加诗篇内涵,凸显文化素养。
三
首先,以两首荆门一中学生习作为例,来谈谈怎样写绝句。
原作
《寄语一中》
美术成名全国惊——第一句三平尾(其实五个平声了),三平尾与孤平一样,也是大忌,必须避免。
文科状元天下闻——2、4字未拗,“闻”与“惊”韵部不同, “闻”,十二恩(en)前鼻韵母。“惊”,十四英(ing),后鼻韵母。
一校两顶金花帽——未粘,(本句第二字“校”与前句第二字“科”平仄不一样)。2、4字未拗。
海内谁人不识君——第6字未拗(应为仄声字)
《寄语一中》
美术成名学子欣,
文科问鼎闾乡闻。
红星两颗玉镶帽,
海内谁能勿视君。
心如潮水波平静,——隐含“心如止水”的成语,好!本句平仄妥帖。
无欲争霸只求进。——第四字未拗。“进”,十二恩(en),仄声,
晚睡早起默学习,——二四未拗。与上句未粘。
考后出榜全家庆。——本句未拗,与上句未对。
这是一首仄韵绝句,顺势而为,试做修改:
《期中考试》
心如潮水波平静,
无欲争雄只求胜。(特殊句式)
早起迟眠背课文,
登红上榜全家庆。
其次,谈怎样做律诗。
律诗的用韵与平仄与绝句相同,只是对偶的问题需要在这里讲讲。在律诗中,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整首诗是个生命体。颔联颈联需要两组对偶句,律诗里的对偶与修辞手法的对偶不完全相同,后者要求更高,它要求上下两句词义相对或相近、结构形式相似、平仄相对。下面举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说明: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树烟。
颔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可谓千古名句。柳公被贬之地离京城有五、六千里之遥,时间有十二年之多,
可见“六千里”、“十二年”并非夸张。以数词为主要材料构建的这一对偶句,抒发的不仅仅是骨肉情谊,还有诗人在政治上的压抑与凄苦。情亦真,意亦切,让人感慨万千。颈联借桂岭灰暗与洞庭明亮的鲜明对比,着力渲染诗人恶劣的处境:桂岭险峻,瘴气缭绕,乱云漫天;同时还有对舍弟此番前去的美好祝愿:洞庭春暖,蓝天如洗,山遥水阔。手足之情跃然纸上。结句“长在荆门郢树烟”应当引起我们注意,这里的“荆”“
郢”许多注本都注释为江陵或荆州,我以为未必妥当。因为格律诗忌讳重字、重意,而注重句中自对,“荆门”即荆山之门,“郢树”即郢地之树,是实实在在的当今荆门城。柳子厚贬为柳州刺史时,荆门早已恢复重建,未必他不知道天底下有个县治叫荆门!
《竹陂河民俗雕塑题照》
竹陂河畔老街坊,世代谋生两脚忙。
担水浇园种蔬菜,捕鱼捉蟹度时光。
家庭和睦世安乐,老少互尊人健康。
鸡犬相闻云岫乐,何须衣锦万钟粮。
颔联中“担水浇园”与“捕鱼捉蟹”是由动宾式合成词组成的联合词组,“种蔬菜”与“度时光”是动词+合成词宾语。颈联中“家庭和睦”与“老少互尊”是主谓词组,“世安乐”与“人健康”也是主谓词组。这两联对偶即使分析到词素也是工整的,这就是结构相同的意思。
再看一首:
《国产AG600在荆门漳河机场首飞成功》
新闻直播传佳讯,剑客鲲龙待运巡。
入水滑行溅波浪,腾空斜插摘星辰。
徐徐降落似归鸟,道道飞虹如洗尘。
大国又添新重器,自强自立长精神。
颔联是一组流水对,即前后两句在时间上有先后的次序,给人有一气呵成之感。颈联有叠词对(“徐徐”对“道道”)使语言多姿多彩,富有变化。尾联加进个人感受,彰显“诗言志”内涵,不至于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