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跟风不盲从
2023-11-24 10:43:13
我是现代医学派,不信传统医学,也不信保健品。
前段时间,有个广州的朋友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做叶黄素。
她跟我说,叶黄素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摄入获取,叶黄素对于眼睛而言,就是打印机的
碳粉,属于耗材系列,需要定期补充……
我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就是,我压根不相信任何保健品。
我认为,保健品就是安慰剂。
没屌用。
拿普及率最高的益生菌来举例,连华大基因的尹烨都在带货益生菌,遭到了首医大校长饶毅的炮轰……
为什么遭炮轰?
因为目前全球顶级医学权威对益生菌的评价是,没有发现有明确的效果。
但是呢,安慰剂也有积极心理暗示意义,很多人说吃之前总拉肚子,吃过以后不拉了,于是,产生了依赖。
我平时吃保健品吗?
也吃。
主要是复合维生素。
你别看我也吃。
但是,我不信这玩意。
我就是当安慰剂去吃的,包括叶黄素。
我吃叶黄素,是因为我之前眼睛受伤,医生给开的。
2015年,我左眼被羽毛球击中,当场就看不见了,仿佛拉上了黑色幕帘,后来就是总觉得前面有小虫子在飞,看不了书,看不了电脑,从而整个人抑郁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三年。
眼睛的康复,就两点:
第一、自愈。
第二、心理安慰。
其中给我开的心理安慰剂就是叶黄素……
我现在视力已经恢复到了2015年以前的,甚至要更好。
我也不知道是叶黄素的功劳,还是健身的功劳,还是人体自愈的功劳。
反正,我当惯性了,天天吃。
近年来,叶黄素成为眼科“神药”,男女老少,无论是近视眼、干眼、白内障还是黄斑的疾病,都吃叶黄素。
有商家甚至声称,叶黄素可以“抵御蓝光,保护视力”,适合熬夜学习、用眼过度、长时间刷手机的现代人。
现在去眼科看病,开叶黄素差不多相当于我们小时候赤脚医生给开土霉素,基本套餐。
有没有用不说,反正,就给你开。
那,叶黄素真的能护眼吗?
科普两篇文章,自己去看吧。
1、《叶黄素能预防近视?别再交“智商税”了》
2、《眼睛干涩、模糊、近视?吃点眼科“神药”——叶黄素?》
我再多说一点,不要盲目“追捧”国外保健品。
先说规模。
除了安利这类世界级大品牌外,99%的国外品牌,都是小作坊,不是说炒作起来的,而是国外的保健品就是这么个规模。
日本酵素、纳豆很火吧?
你去日本看了,只会感叹,草,这就是农村小油坊……
波尔多红酒,也是类似的感慨。
波尔多3万多个品牌,你以为个个都是大酒庄?就是一个个小作坊,若是把张裕搬到法国,拉菲都是弟弟的弟弟。
再说品质。
外国的保健品是食品级监管,跟你蒸一锅馒头卖是一回事。
但是,国内呢?
对保健品的监管是药品级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保健品,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品质以及研发,都是世界前列,已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保健品原材料出口国,比如益生菌。
这些企业,可能不出名。
例如河北有个一然。
没听说过吧?
益生菌巨头,供应链遍布全球,是全球的益生菌供应商。
我们喝的酸奶里添加的益生菌,多是他们提供的。
我有个驴友就是这家企业的,还是个高管,他曾经建议过我,让我做益生菌。
他推荐我做的理由是,人人需要,而且群众基础好。
他说,大家都信,而且现在产的益生菌,全是可以穿过胃酸的。
我也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是我不认可保健品这个概念,若真有效不就成了药品了嘛?
没成药品,就说明没用。
不跟风不盲从
我是现代医学派,不信传统医学,也不信保健品。
前段时间,有个广州的朋友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做做叶黄素。
她跟我说,叶黄素人体不能合成,只能从摄入获取,叶黄素对于眼睛而言,就是打印机的
碳粉,属于耗材系列,需要定期补充……
我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就是,我压根不相信任何保健品。
我认为,保健品就是安慰剂。
没屌用。
拿普及率最高的益生菌来举例,连华大基因的尹烨都在带货益生菌,遭到了首医大校长饶毅的炮轰……
为什么遭炮轰?
因为目前全球顶级医学权威对益生菌的评价是,没有发现有明确的效果。
但是呢,安慰剂也有积极心理暗示意义,很多人说吃之前总拉肚子,吃过以后不拉了,于是,产生了依赖。
我平时吃保健品吗?
也吃。
主要是复合维生素。
你别看我也吃。
但是,我不信这玩意。
我就是当安慰剂去吃的,包括叶黄素。
我吃叶黄素,是因为我之前眼睛受伤,医生给开的。
2015年,我左眼被羽毛球击中,当场就看不见了,仿佛拉上了黑色幕帘,后来就是总觉得前面有小虫子在飞,看不了书,看不了电脑,从而整个人抑郁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两三年。
眼睛的康复,就两点:
第一、自愈。
第二、心理安慰。
其中给我开的心理安慰剂就是叶黄素……
我现在视力已经恢复到了2015年以前的,甚至要更好。
我也不知道是叶黄素的功劳,还是健身的功劳,还是人体自愈的功劳。
反正,我当惯性了,天天吃。
近年来,叶黄素成为眼科“神药”,男女老少,无论是近视眼、干眼、白内障还是黄斑的疾病,都吃叶黄素。
有商家甚至声称,叶黄素可以“抵御蓝光,保护视力”,适合熬夜学习、用眼过度、长时间刷手机的现代人。
现在去眼科看病,开叶黄素差不多相当于我们小时候赤脚医生给开土霉素,基本套餐。
有没有用不说,反正,就给你开。
那,叶黄素真的能护眼吗?
科普两篇文章,自己去看吧。
1、《叶黄素能预防近视?别再交“智商税”了》
2、《眼睛干涩、模糊、近视?吃点眼科“神药”——叶黄素?》
我再多说一点,不要盲目“追捧”国外保健品。
先说规模。
除了安利这类世界级大品牌外,99%的国外品牌,都是小作坊,不是说炒作起来的,而是国外的保健品就是这么个规模。
日本酵素、纳豆很火吧?
你去日本看了,只会感叹,草,这就是农村小油坊……
波尔多红酒,也是类似的感慨。
波尔多3万多个品牌,你以为个个都是大酒庄?就是一个个小作坊,若是把张裕搬到法国,拉菲都是弟弟的弟弟。
再说品质。
外国的保健品是食品级监管,跟你蒸一锅馒头卖是一回事。
但是,国内呢?
对保健品的监管是药品级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的保健品,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品质以及研发,都是世界前列,已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保健品原材料出口国,比如益生菌。
这些企业,可能不出名。
例如河北有个一然。
没听说过吧?
益生菌巨头,供应链遍布全球,是全球的益生菌供应商。
我们喝的酸奶里添加的益生菌,多是他们提供的。
我有个驴友就是这家企业的,还是个高管,他曾经建议过我,让我做益生菌。
他推荐我做的理由是,人人需要,而且群众基础好。
他说,大家都信,而且现在产的益生菌,全是可以穿过胃酸的。
我也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是我不认可保健品这个概念,若真有效不就成了药品了嘛?
没成药品,就说明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