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活着且行且珍惜

2023-11-09 09:23:04

疫情放开后不到三天,我就了。

当发现自己阳了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一些愤怒的。

那种感觉,就像是严防死守了三年的坚固城堡,那么轻而易举地被攻破了

阳之前,活在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的焦虑和恐惧中

阳之后呢?

发现没那么可怕,心里甚至还隐隐感觉到某种解脱。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不确定性带来的失控感。

疫情三年,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心理冲击。

中科院院士陆林在《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科普栏目里说: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等问题。就算疫情消失,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则认为,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至少持续20年。

阳了不到一周,我就阳康了。

也没怎么吃药,就是第二天发烧厉害,吃了两片布洛芬。

阳康之后我想出去运动。

媳妇不让我出门,因为当时网上流传着新冠会引发心肌炎,猝死。

砖家的说法是阳后一个月避免剧烈运动。

我一说出去骑行,她就坚决反对。

放开后,健身房开业了,球馆开业了,也没人。

看来还是恐惧最有震慑力,都被吓住了。

我康复后第一次正式骑行,一出发,我感觉浑身没力气,很容易出汗,对车子也变得陌生,甚至左右摇晃。

难道真是新冠后遗症?

然后,我又反驳了自己。

这玩意可能类似算命,很容易种心锚,一是放大不适感,二是什么都往上面联想。

人休息一个月,突然运动,本来就会出现类似的身体感觉。

过去,咱没得怪,只怪自己缺少锻炼。

如今有的怪了。

 昨天去健身房,突然一位有纹身的大哥倒地抽搐,然后不动了。

很多人围了上去。

有人不嫌脏,给做了人工呼吸。

从按压力度来看,受过一定的专业培训,只是,我觉得他做错了什么,因为人工呼吸只能给失去心跳的人做,这个一看就是癫痫发作了。

不是所有昏迷都要做人工呼吸。

实际上,大部分都做错了。

曾经有个新闻,家属把热心群众告上了法庭因为热心群众给老母亲做人工呼吸时按断了两根肋骨,关键是老母亲不是心脏骤停。

理论上,只有心脏骤停才需要人工呼吸。

例如球场上。

心脏骤停救过来的概率非常低,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学习这些就是屠龙术一是能遇到的场景多是不需要人工呼吸的,二是真遇到需要人工呼吸的场景,若是不能第一时间除颤,也没啥用。

心脏骤停能复活的人,多是场景优势,恰好在有除颤仪的场所,恰好又有专业人士在。

咱知道,但是咱也不敢说,毕竟人家在做好事……

 前几天,1026,克强总理突发心脏病逝世

噩耗传来,让人们深感痛惜和不舍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让我们更加

珍视生命、珍爱生命善待自己,过好生活每一天

人生就是这样短暂,生命有时候就是不堪一击的脆弱即便你住得起最好的医院请得起最好的医生享受最好的医疗手段和吃世最好的药也无法挽回生命。

这又让我想起那句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直到猝不及防失去的那一刻,我们才明白,我们所剩时间无几,每一分每一秒都价值千金。

沉痛哀悼,深切怀念,愿天堂没有病痛,总理一路走好!

总理的离世令人痛惜,但这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我国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人中41.8例,也就是说,每天猝死1500人,每年猝死55万人

发生心脏骤停抢救时间以秒计算救回来的概率不到1%

知道了这些,你也就明白了,即使有最好的医疗保健,有时也挽回不了生命。

一辈子真的很短,好好活着,且行且珍惜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义薄云天 后一篇:天道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