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
标签:
财经房产股票经济历史 |

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 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 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
数据下载地址:地级市碳排放数据
地级市碳排放数据是衡量区域低碳发展水平、制定减排政策的重要依据,其核算范围、数据来源、核心指标及区域差异分析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关键作用。以下从数据核算体系、获取渠道、核心指标及区域特征四个维度展开介绍:
一、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核算体系与范围 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采用国际通用的核算框架,结合本地化特征进行优化。核算范围通常分为三个维度: 直接排放(范围1):涵盖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供暖、农业活动(如水稻种植、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化石燃料燃烧及工艺过程排放。例如,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生产过程是主要排放源。 能源间接排放(范围2):统计城市外购电力、热力等二次能源的隐含碳排放。例如,城市使用燃煤发电的电力,其生产环节的碳排放需计入范围2。 其他间接排放(范围3):涉及城市消费活动相关的供应链排放,如商品生产、物流运输等环节的碳排放。当前多数地级市数据尚未完全覆盖此部分,但部分发达城市已开始试点核算。
二、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数据渠道 公开数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统计年报》、各省份及地级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核心数据源。例如,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定期发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的排放数据。 科研机构与数据库:碳核算数据库(CEADs)、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EDGAR)提供高分辨率的碳排放数据产品。CEADs的地级市数据覆盖90%以上城市,空间分辨率达1km×1km。 企业报送数据:重点排放单位(如年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需按《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提交年度排放报告。
三、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核心指标与数据特征 总量指标:2024年数据显示,地级市碳排放总量约100亿吨CO当量,其中工业排放占比超60%,交通和建筑各占约15%。 强度指标:单位GDP碳排放量(碳强度)是衡量经济效率的关键指标。2024年,地级市平均碳强度为0.8吨/万元,较2005年下降约48%,但区域差异显著。 人均指标:北方资源型城市(如鄂尔多斯、大庆)人均碳排放可达20吨以上,远超平均水平(约7吨);而南方服务业城市(如深圳、厦门)人均排放多低于5吨。
四、地级市碳排放数据(2024年更新)区域差异与典型案例 能源结构影响:山西、内蒙古等煤炭大省的地级市碳排放强度普遍高于均值。例如,鄂尔多斯市2024年碳排放量达1.2亿吨,其中煤炭开采与洗选业占比超70%。 产业转型效应:深圳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能源产业,2024年碳强度较2010年下降60%,单位GDP碳排放降至全国最低水平(0.2吨/万元)。 政策驱动减排: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如上海、重庆),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碳资产管理,2024年碳排放总量较2013年下降12%-18%。
数据下载地址:地级市碳排放数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