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寒!【图说节气△调节膳食△科学养生】


标签:
大寒由来二十四节气歌风俗习俗简介科学膳食养生保健周易五行引用 |
分类: 年节*节气*文化*艺术*普天喜庆 |
http://www.mnp.ks.edu.tw/science/s4/s4.htm85.gif

http://cul.shangdu.com/jieqi/jieqiimg/jqtl.jpg
[看 今 日 老 皇 历]
2010年1月20日星期三 山羊座
农历:腊月(大)初六
干支:牛 丁丑 庚午
[宜]:祭祀 会亲友 出..
[忌]:盖屋 开市 作灶..
节气:小寒:5日19:08时 大寒:20日12:27时
·*·◆·◆·*·☆★☆★◎★☆★◎★☆★☆·*·◆·◆·*·
http://163.19.76.15/plog/gallery/3/24%E7%AF%80%E6%B0%A3.gif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节不少年份是在大寒节气内。节日期间,哈尔滨冰灯晶莹绮丽,广州花市万紫千红,"天府"红梅斗寒盛开。辽阔的祖国大地,气象更新,人们将欢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
由于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在饮食上与小寒也略有不同。
首先,冬三月的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
其次,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
最后,还要考虑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100120/001ec9591e620cc0a00905.jpg
http://gb.weather.gov.hk/gts/time/calendarinfoimages/image003c.gif
“大寒”,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亦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是许多地方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按中国的风俗,特别是在乡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
这段时期,大自然中正是一片严寒萧条景象。但是,尽管漫天冰雪,梅花却凌冬怒放,白如雪,红似火。大寒,最为严寒之时,但寒极必反,也就是说,春天已经不远了。岁欲穷,春欲临,笑迎新一年。
对于冬季进补,医学专家都有着自己的观点:
有着许多的专家持反对态度: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代人的体质与以前大不相同,没几个虚的,所以在秋冬进补和预防疾病时,要考虑这种体质变化。”
但也有持支持态度的:冬令进补,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医进补法则,历经考验,其效果不用置疑。
中医的精华是“辨证论治”,因而大多数专家支持“认清体质,辨证进补”。
依小编个人对中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中老年及一些有疾患的人适合第三种观点,广大轻壮年应参考第一种观点。
小寒之后过15天就是大寒,今天正好是大寒节气,也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总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大寒的养生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中的总结,也说明了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借此之节气,重笔女士调养之法。
对妇女养生中饮食调养的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常用的药膳有:
当归生姜羊肉汤:(选自《金匮要略》)
红杞田七鸡:(选自惠安堂滋补药膳方)
牛奶粥:
◎★☆
在移动图上叠加透明效果图代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