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2峪道河-石门山-大水峪

标签:
错长城小水峪峪道河石门山厚德载物长城穿越 |
分类: 长城穿越 |
http://s6/mw690/001DWLfIzy6HC3Dzx9bb5&690
本次轨迹:
http://s4/mw690/001DWLfIzy6HC3G277R33&690
等高线图:
http://s14/mw690/001DWLfIzy6HC3G03ox3d&690
多年前走过这条路线,当时石门山景区处于荒废状态,最近2年估计对石门山景区做了开发,加固了红色的栏杆,能够直接到达天门之下,为了避开青龙峡景区,下撤至大水峪村。
至此,对这一线青龙峡(大水峪)-小水峪-牛盆峪-白道峪,所有楼子总算彻底厘清,对错长城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所有楼子情况:
http://s9/mw690/001DWLfIzy6HC5itiJ2c8&690
http://s13/mw690/001DWLfIzy6HC5jYj1O6c&690
鄙人不才,尝试来解读一下错长城:
借用下积雪庐主的手绘图:
http://s13/mw690/001DWLfIzy6HC3UmKXG9c&690综上所述,错长城不但没有错,而且非常合情合理,并且非常有必要和极具战略意义!
错长城错在哪里?又何错之有?
所谓的“脏官沟”,“错长城”的传说也不一定是空穴来风,以上这些猜测不一定正确,至少不要人云亦云吧……
http://s12/mw690/001DWLfIzy6HC4BFVh18b&690
http://s16/mw690/001DWLfIzy6HC4CPO238f&690
http://s11/mw690/001DWLfIzy6HC4CXsbU5a&690
http://s6/mw690/001DWLfIzy6HC4D6XQN75&690
http://s10/mw690/001DWLfIzy6HC4DcgPf39&690
http://s10/mw690/001DWLfIzy6HC4DiiNPb9&690
http://s11/mw690/001DWLfIzy6HC4Dpsq6ea&690
http://s5/mw690/001DWLfIzy6HC4nARrS64&690
http://s1/mw690/001DWLfIzy6HC4nFrXi70&690
http://s14/mw690/001DWLfIzy6HC4nRzGJ2d&690
http://s15/mw690/001DWLfIzy6HC4nLwNU0e&690
http://s16/mw690/001DWLfIzy6HC4nWyCP0f&690
http://s2/mw690/001DWLfIzy6HC4o4LfP71&690
http://s3/mw690/001DWLfIzy6HC4o8Y4qc2&690
http://s6/mw690/001DWLfIzy6HC4oe3hrd5&690
http://s5/mw690/001DWLfIzy6HC4omYnO04&690
http://s2/mw690/001DWLfIzy6HC4ov6j7c1&690
http://s9/mw690/001DWLfIzy6HC4oE1G8f8&690
http://s5/mw690/001DWLfIzy6HC4oJrW414&690
http://s6/mw690/001DWLfIzy6HC4oRqvP75&690
http://s16/mw690/001DWLfIzy6HC4pmmjJ7f&690
以下是网上收集的:
这就是“错长城”———石堂峪长城
当地人把“长城渎职案”中贪官正法地叫做“赃官沟”
在密云石堂峪,有一段孤零零的长城,这段长城与其他的长城并不连接,
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仿佛是修错了地方,人们把它称为“错长城”。
没有来历的长城
西沙地村是密云西田各庄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也是一个鸡鸣两县的地方,村子的西南就是怀柔区地界。村西两公里处是连绵起伏的大山,
在山中,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峡谷叫石堂峪,峡谷两边的山脊上,就是“错长城”所在。
当地村民把“错长城”叫“半截子边”,峡谷两侧的长城加起来总长只有400米,
与其他处的长城没有连接,孤零零的一段,这段长城史料上也没有记载。
峡谷南面的长城既没有敌楼,也没有烽火台,
只是在谷中的半山坡上用毛石垒了一段长只有10米、高1.5米的石墙就草草收场了。
峡谷北面的长城沿山脊而起伏,气势雄伟,地基为凿磨成块儿的大石条,最大的一块长两米、高0.5米。地基上面用青砖衬砌,双层墙体,中间用黄土夯实,依
山就势,构筑别致,中间有敌楼一座,分上下两层,楼的构造三明九暗,在敌楼的底层弧形拱顶上,至今还清晰可见修拱顶时荆笆与白灰接触时的荆条痕迹,这在其
他敌楼上是非常少见的。
世代居住在西沙地村的蒋大爷讲,与敌楼相连的北段城墙内侧有拱门一座,拱门上原有两扇可关开的石门,石门前是石条衬砌
的台阶。走进石门内,是依城墙左右内壁衬砌的两个石条台阶,沿台阶可以上南北两侧的城墙,而城墙的外侧是砌死的,这样的拱门在其他处长城中是极少见的。长
城上有砖砌的城堞、箭垛和瞭望孔,有的上边还雕刻着精美的水波纹,但都已长满了厚厚的青苔。
听错一个字,长城错建在石堂峪
关于“错长城”的由来,正史无记载。西沙地的老人们祖辈流传说,这段长城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当戚继光修完古北口、黑龙潭一带的长城,正往前推进时,突然传来消息,有敌寇进犯辽东,朝廷下令急调戚继光前去御敌。戚继光赶紧将修造长城的任务交给了副将谭成,率军直赴辽东。
谭成是戚继光的老上级———时任蓟辽总督谭纶的侄子,依靠叔叔的关系,不几年就从一个普通士兵升到了戚继光的副手。戚继光走后,谭成当了家。他想戚继光
抗敌不会很快回来,自己主持工程可以趁机捞一把,于是就派心腹去朝廷打探开工的消息。不久,心腹捎回了口信,下一步开工在神堂峪,近日就要求动工,不知是
亲信传达错了,还是谭成听错了,把本该修在怀柔神堂峪的长城修在了密云的石堂峪。一字之差,相差几十里,铸成了千古大错。
为了赶在戚继光回来
之前建好这段长城,达到既能向上级邀功,又能侵吞银两的目的,谭成日夜监工,加紧督造,士兵民夫苦不堪言,不多久,一段长城就奇迹般地修建起来了。望着神
速进展的长城工程,谭成心里美滋滋的,他想自己主持工程比老领导在时的速度还快,工程质量又好,朝廷一定会表扬自己。
正在谭成做美梦的时候,戚继光平敌归来。他赶到神堂峪一看,哪里有长城的半点影子?仔细一问,才知道谭成把长城错修在了石堂峪,长城属于国家工程,不允许出半点差错,戚继光勃然大怒,飞马赶到石堂峪,一边将谭成看押起来,一边快马飞报朝廷。
经调查,谭成犯了长城修建史上最大的一桩渎职罪,并伙同手下克扣军士、民夫伙食费用,民愤极大。朝廷决定,对参与犯罪的20名贪官就地正法,法场就设在石堂峪南面的一条山沟里,至今这条沟还叫“赃官沟”。
历史已过去600多年,“错长城”还在,“赃官沟”还在。
*****************************************************************
“错长城”的另一个说词:
这条长城总共有四百余米长,从东面山崖下顺一道山梁往西穿过一条山沟再翻上对面山坡顶到一处崖壁下。由于西侧山势很陡,只修筑了一小段很短的石墙。我们经过一天的实地考察后认为这道“错长城”不仅没有修错,而且它的地理位置从***防御的角度来看还是很重要的。其理由是:
(一)
我们从西沙地村出发,方向西北,进入山沟后翻过一座水库大坝,两侧山势很陡,山沟也非常狭窄。而且呈北高南低的地势。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山沟豁然
开朗、突然变宽。一条山沟也由这里变成了多条山沟,形成了一个小山环。“错长城”就修筑在了这由一条山沟变为多条山沟的叉路口处,这里地形开阔平缓,从北
面高山上翻过山梁后不论走哪条山沟都有利于敌人的小股步兵从这里偷袭进来。所以从***设防的角度来讲,在这里修筑一条长城来设防是再好不过的位置。
(二)
站在这条“错长城”上,向西、北、东三面观察视野极开阔,四周围的高山上都有望敌楼与这里遥相呼应。为了进一步看清楚这条长城地理位置的重要程度,我们又
经过了近三个多小时的艰苦攀登,上到东北侧的高山顶。山顶上建有一座空心敌楼,楼子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进出用的券门洞,离地有三米多高,不用梯子很难进出
敌楼。东西两侧各有两个箭窗,在山下村子中只能看见南面的券门洞,所以当地村民都称其为“一眼楼”。从一眼楼往西北方向不远连续有两座三眼楼和一座石筑墩
台,再往西、北高山上望去,还能看到两座空心望敌楼,“赃官沟”西侧的山顶上也建有一座石筑墩台。这几座敌楼和墩台正好形成了一个半园,正好把“错长城”
围在正中心,与山环中的“错长城”形成了自西往北、再往东的两道立体防线。高山上的望敌楼起到前哨和预知敌情的作用,山上山下互相呼应,形成倚角之势。
(三)
由于一眼楼这里山高路险,在这里修筑城墙较困难,敌楼之间没有城墙连接,所以每座敌楼都把出入口修得离地很高,这样即可以御敌报警还可以利用敌楼与敌人单
独周旋和防守。但由于每座敌楼之间没有城墙,很容易让小股步兵翻过山梁绕过敌楼顺山沟往南偷袭,那么“错长城”就起到了第二道防线的作用。因为根据实地观
察,敌人翻过山梁后不论走哪条山沟都要集中到“错长城”这里才能往南顺山沟出山。除去这条山沟外,还有一条从一眼楼沿山梁往南来的山道。但这条道己被一眼
楼封守,即使绕过一眼楼走山梁,不但起不到偷袭的作用,还很容易暴露行动目标。这种多层设防的形式在长城线上非常多,有的地方在一条山沟中就有头道关、二
道关、三道关之说,还有的地方甚至筑城堡屯兵防守。
(四)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河防口、大水峪、小水峪、牛盆峪、白道峪一线的长城在明代早期(永乐
年间)就己有修边建堡的记载,而戚继光仼总兵期间己是明代中期的隆庆、万历年间,前后相差近一百年。不可能一百年前修筑的长城到一百年以后才想起来说是修
错了。况且,修错了长城这样的***大事在明史中应该有记载,但查遍明史即无修错长城的记载也跟本没有谭成这个人。另外从怀柔神堂峪到密云石塘峪的这条山
沟从西到往东要经过河防口、大水峪和许多条大大小小的山沟,东西相差近二十华里,戚继光手下的副将再糊涂也不可能把如此重要的***工程错修出二十里地以
外去。
(五)根据实地考察,“错长城”的墙体是很明显的砖包石墙,说明这道墙曾经被重修和扩修过。如果要是修错了的长城还继续需要重修和扩修就更不合乎情理了。
通
过这次对“错长城”的考察,我们认为错长城不但没有修错,而且还是与北侧高山上敌楼之间互相呼应的一条重要防线。民间传说不能当成历史事实,更不能把传说
与长城知识混在一起,这是两回事。它只是老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而编造的故事。美丽的传说可以继续讲下去,但长城知识也要让更多的国人增长,因为长城是我
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