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泉州第一武庙”

标签:
朱彩云关帝庙闽台史研究 |
分类: 泉州文史 |
http://s16/middle/59ca0d88x9136878f9b9f&690
珍藏的珍贵文物——宋代马远手绘关帝持刀之圣像。(原藏于开元寺,后藏于关岳庙内。) 朱彩云 摄影
晋谒关帝祖庙 联结两岸情缘
泉台同奉一尊神。为纪念关帝诞辰1850周年,2010年6月21日~23日,第二届海峡论坛·台湾百家关帝庙信众福建谒祖会香暨“泉州首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在泉州隆重举行。四百多年来,台湾全岛关帝庙神尊首次“携手”西渡海峡,也是台湾历史上关帝信众到大陆最大规模的谒祖进香活动。市区涂门街这座古老的通淮关岳庙再次吸引众人的目光。那么通淮关岳庙到底建于何时?为何名为“通淮关岳庙”可是却没有岳飞像?经过寻访,与关帝有关的种种传说与史迹也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中。
“泉州第一武庙”历史上数易其名
通淮关岳庙建于何时?这一问题迄今依然是一个谜。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李光绪手撰碑文就有“询之故老,不知创所由始”之句,足见其古老。
关岳庙曾数易其名。先是有古称“关侯庙”、“关王庙”;后因其封号由“王”升格为“帝”,改称“关帝庙”;民国三年(1914年)因增祀岳王,改为“关岳庙”,但由于泉州士民对关帝特别崇信,民间一直俗称为“关帝庙”。
自明嘉靖以来,庙曾重修、 扩建10次。期间,清同治6年(1867年),以及上世纪二十年代曾遭遇火灾。
经过数百年发展,通淮关岳庙的范围逐步扩大,规格层次不断提高,影响也越来越广。清升格为“武庙”,与泉州“文庙”并列成为祭典场所,每年春秋二祭,仪式十分隆重。通淮关岳庙成了福建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
文革初,庙受破坏,4个单位分别占用,关闭17年之久,而群众到庙前路旁烧香仍持续不断,时常造成交通受阻。对此状况,一些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提出意见,要求恢复。1983年初重新开放,开放之后随之逐步修复,形成现状。
2007年5月22日至2008年1月22日,进行了民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重修工程,重修后的关岳庙,焕发出“泉州第一武庙”的夺目光彩。
通淮关岳庙内为何没有岳飞像
关羽和岳飞都曾被选为“护国”之神。
据说,清朝时,曾想依明代旧制,敕封岳飞为护国,但没想敕令一下,岳飞神像的脸皮竟然脱落一大层。原来岳飞不愿接受这敕封,他原是宋代爱国名将,为了抵抗女真贵族政权的侵扰,打了不少胜仗,可惜“直捣黄龙府”宏愿未了,反被奸臣杀害于风波亭,饮恨千古。他已经看见过蒙古人铁骑蹂躏中原大地,如今又眼看女真族的后代——八旗军队横行,难道他要当这个统治集团的保镖?他不禁惭愧之极,无脸见中原父老,因此就掉下脸皮。
朝廷知道后,大为扫兴,连忙改封关羽为护国神,头衔加到26字之多,进而追封关羽的曾祖、祖父、父亲为公、为王。
岳飞神像虽几经修整,都无法弥补这一缺陷。后来,就连神像也没有了,只留一座牌位。所以清代以后,泉州的关岳庙,只有关帝的塑像而没有岳王的塑像。
文物碑刻揭示关帝真正生日
你知道吗,关帝有三个生日!这也引发了不少市民的热议。
采访中,记者听到不少信众说,其实民间流传的关帝生日不止一个两个呢,足足有三个!还有一说是正月十三!瞧,就在关岳庙题缘接待处的红榜上就载明:关圣夫子诞辰为农历五月十三、正月十三、六月二十四。岳飞生日则只写明一个,为农历二月十五。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一位神尊来说,有三个生日并不奇怪,传说观音也有三个生日呢,这也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民俗。
吴幼雄教授说,其实,在通淮关岳庙墙上的一方清代碑刻《关圣帝君祖茔碑记》就给出了答案,关帝真正的生日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距今三百年的碑刻显示,自清代以来,泉州人就已经普遍将农历五月十三当做关帝的生日了。
《关圣帝君祖茔碑记》是泉州通淮关帝庙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关帝庙、常平故里和关帝祖茔因缘的最早纪录。碑文撰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距今近三百年。
记载泉州信徒“温陵霞山”村人苏麟臣,藉解送邮件到解州的机会,顺便拜访了解州关帝庙和常平关帝故里。
碑文的第三段是分析泉州关帝信徒误以五月十三为关帝生日的原因,是受“《三国志》四戊午之说”的影响,系谬说。点出写这碑文目的“告我同人”,关帝的生日正确应为墓道碑所记载的六月二十四。
http://s11/middle/59ca0d88x91368901362a&690
通淮关岳庙门口,马夫牵着关羽的赤兔马的塑像
传说
关帝签诗与民俗
记者从泉州通淮关岳庙得悉,这里的关帝签诗向来有名,流传诸多故事。
关帝的玉腰带
关帝腰上有一条玉带,曾使许多人垂涎,不过慑于威灵,不敢染指。
关帝这条玉带有个来历。
泉州玉犀巷黄氏世家,自黄宗汉登进士第,任过浙江巡抚、两广总督后,儿子又中探花,煊赫一时。璐霞沟徐春,与黄家过往甚密,但因仕途阻塞,改为经商,求签于关帝,关帝示意需依赖黄府才能发迹。徐把关帝的意思告知黄探花,黄表示愿意出资让徐经营。徐来往于江浙闽广一带,数年之间,获得厚利,特地在宁波选择三块美玉,制成一条腰带献给关帝。
关帝有这样一条贵重玉带,觊觎者大有人在,但都没能得逞。
后来,为了防止意外,人们便把这条玉带从关帝身上解下,由董事会轮流保存。
“平安去复回”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有的百姓铤而走险,“落草为寇”。晋江紫帽山麓有一人身手矫健,但谋无生路,被人招入伙为盗,后来案发,真正为寇盗者,路通官府无罪,这紫帽人却被逮捕,不久判处死刑。
他的母亲到处奔走,投诉无门,绝望之际,去关帝庙占卜儿子生命安危。得到的解答是可以安全脱险。
老婆子将签揣在怀中,走出关岳庙往涂门街头走去,才到十字路口,就见人山人海,原来,喇叭声响,荷枪的队伍押着死囚,其中一个就是她的儿子。
老婆子退到小巷后面呜呜啼哭,人都押去枪决了,怎么会“平安去复回”?
死因押从天后路入南教场,一阵枪响过后,刽子手扬长而去,观热闹的人也作鸟兽散。天渐渐晚了,死尸堆中出现了动静,那位老婆子的儿子坐起,摸了下血迹,惊惶张望,拔腿就跑。据说他脱险后,跑到厦门,漂洋过海去了。这件事轰动泉州周围,泉州关帝灵验的传说插上翅膀,越飞越远。
关帝巡狩
关羽既封为帝,其出训即称巡狩。巡狩一般都是在严重的天灾人祸降临时举行的。仪式之隆重,民众之虔诚,比真帝王驾临有过之无不及。
关帝最近的一次巡狩,是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时泉州鼠疫大发,遍及郊区邻县,尸体川流,泉人恐慌。乡绅发动关帝巡狩以避灾,其仪制如下:
关帝巡狩前一个月出“香条”(通告),贴七城门,遍告城内外民众知晓斋戒。全市大扫除,清淤沟,洗厕所,折鸡埘,除障碍。出训前三日,全市禁屠。
其次出路关。路关有刻版,刷拓张贴,并广泛卖给民众。由于关帝巡狩连续三日,其路关格式为:“泉郡通淮庙关圣夫子汉寿亭侯圣驾出游路关:××日××时由本庙起驾从××经过××至××圣驾回庙;××日××时由本庙起驾从××经过××至××圣驾回庙;××日××时由本庙起驾从××经过××至××圣驾回庙。××年××月××日。泉郡通淮关岳庙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