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核心素养”观下的体育核心素养

(2017-10-14 10:22:09)
标签:

体育

教育

健康

文化

分类: 教学研究

今年以来,“核心素养”一词成了教育热门词,可“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人民教育》2015 07 期曾有论述,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本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更为重要的是,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此外,成尚荣教授在《基础性:学生核心素养之“核心”》一文中,把“核心”解释为基础。他说“核心素养之‘核心’应当是基础,是起着奠基作用的品格和能力。是‘核心’的基础性决定着核心素养的内涵、重点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因此,完全可以说,核心素养就是基础性素养。”他在文中还强调了核心素养的基础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核心素养是发展的概念,既可以表述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还可以表述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总之,“发展”二字不能省略,“发展”应是核心素养的生命力之所在。褚宏启教授则更加具体的谈到了“21 世纪核心素养”,他认为21 世纪素养分为三大类:(1)学习与创新素养,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2)数字化素养,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ICT 素养);(3)职业和生活技能,包括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而具体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体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老师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形成情况。其中,体育品德(体育品格、体育精神、体育道德)是以往我们较为忽视的部分,如何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品德,体育品德的具体内容也是我们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