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鸿影:贵州 |

沿一条青石铺砌的古道,走进侗寨,犹如走进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一些原汁原味的生活画面渐次呈现在眼前:清清溪水边嬉戏的孩童;高高鼓楼里唱侗歌的老人;风雨桥上弹琵琶的姑娘;木格窗下手工染布的大婶;沧桑的四合院里,高挂的大红灯笼,静默的农耕器具,散着香味的烟熏腊肉……点点滴滴的细节,宛若缕缕清风,悠悠拂过心田,让看惯繁华的我,品味到一种久违的静谧与安宁。
徜徉于石板古道,偶遇几个当地小姑娘,清亮的双眸、稚嫩的笑脸、高高的发髻,绣花的土布衣裙,满身闪亮的银饰品,天使般惹人怜爱。忍不住把包里的糖果取出来送给她们,淳朴的小姑娘连连致谢,并主动提议唱几首侗歌给我听。
几曲听罢,不由好奇地问几个小姑娘,谁教你们唱的侗歌呀?答曰:才学讲话时,是父母教唱;稍大一些,在村里,有歌师教唱;在学校,有老师教唱。现在村里不仅人人都会唱侗歌,且有老、中、青、少等不同龄的歌队,大家都以唱歌为乐,以唱歌为荣。
侗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在侗歌的滋养下,侗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如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我不禁神往起来,以至于恳求几个小姑娘教我唱一首简单的侗歌。学了一阵,勉强会唱几句,却始终唱不出那种原生态的味,只好作罢。平素热爱唱歌,且自诩音色很好的我,在大利,只有倾听、欣赏的份了。
石板古街上,盛装的女子一下子多起来,叮叮当当的银饰声不绝如缕。几个小姑娘对我说,侗族风情表演马上开始了,她们也要参加侗族大歌的演唱,我便跟着她们来到表演场地——寨中古戏台前。
在一阵悠扬的琵琶声里,流传多年的侗歌开唱:拦路歌、琵琶歌、蝉歌;紧接着,侗族姑娘、小伙又表演了日常生活中以歌传情、以歌示爱、以歌为媒的喜剧小品。优美的歌声,诙谐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演出的压轴戏,便是名扬世界的侗族大歌。没有乐器伴奏、没有指挥,歌队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高、中、低音浑然一体,时而高亢宽广,时而柔和委婉,时而低沉悠扬。完美的天然和声如一泓清泉慢慢渗入听众的灵魂,把听众带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
大利,一个热爱歌唱,信奉“饭养身、歌养心”的侗寨;一个创造和传承民间多声部合唱艺术的圣地。衷心希望你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始终保持传统的民俗风情;真诚祝愿你那素朴的大美赢得更多人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