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与其说香格里拉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如说香格里拉是一个瑰丽的梦,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瑰丽的梦。
“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对香格里拉的向往,已经很久了。自从几年前看到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长篇小说《失落的地平线》,且听到由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后的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之后,香格里拉就像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梦境,始终萦绕心间。
炎夏,乘年假之际,赴彩云之南,取道丽江古城,绕过壮美的长江第一湾,越过险峻的虎跳峡,走进魂牵梦萦的香格里拉。
在香格里拉,不时可听到,从庄严肃穆的藏族寺庙里穿来的悠长的钟声,从高山草甸飘来的恍若天籁的藏族民歌;可看见静静伫立的白塔,肆意摇摆的经幡,绕塔念经的藏民,穿着红衣的哪嘛,藏族阿妈古铜色的笑脸……这一切,不由人心醉神驰。
抵达香格里拉大草原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是令人惊叹: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脚下,一排排古朴的藏式民居,一匹匹或缓行或疾驰的马儿,与蓝天白云为伴,与青山绿水相依,幻成了一道真实的永恒。近处,碧草青青,牛羊悠然;恣意盛开的小花,星星点点、一招一摇,洋溢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侧躺在草地上,向五颜六色的花朵微笑。那些小花,我几乎都叫不出名字,但这并不减少我对它们的喜爱。一向不太欣赏长在花盆里的雍容华贵的花,却偏爱这些长在大自然中的小花。它们不靠任何人的施舍与灌溉,却依然长得清丽出尘,惹人爱怜。
在草原上纵马驰骋,是我多年来的梦想。从马厩里,选了一匹白马,跨上马背,信马由缰。花草的芬芳阵阵袭来,我黑亮的长发,粉红的披肩在风中轻舞飞扬。一直固执地认定前世的我是生在草原的女子,所以,看到阳光下飞舞的影子,恍惚看到了自己的前世。
夜来,作客臧民家。热情的藏族同胞给我和同行的游客披上洁白的哈达。宽敞的大厅里,摆满了长条桌。桌上,酥油茶、青稞酒、烤牦牛肉,散发出的诱人气息,让一干人胃口大开。席间,藏族同胞唱起了藏歌、跳起了藏舞。那嘹亮的歌喉、动人的舞姿,彰显出高原圣地独特的民族风情。置身这样的环境,怎能不让人心情亢奋,所有游客一边欣赏歌舞,一边手脚并用打着节拍,精彩之处还一起高喊:“呀索呀索呀呀索,耶!”,也就是藏语中的“真棒真棒你真棒”的意思。
歌舞表演的压轴戏是激情欢快的锅庄舞。在藏族同胞的邀请下,我与部分游客兴致勃勃加入其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那一刻,所有割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忧愁烦闷,都抛到九霄云外;那一刻,被人世间太多风雨揉擦过的创痕,连同变得世故与麻木的心,得到治疗和净化。
走进香格里拉,面对这样一块自然和谐的圣地,没有谁愿意离开。然而,我们终究是过客,短暂的停留后,不得不依依踏上返程。我难以预测,什么时候,还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但我相信,只要在滚滚红尘中,不随波逐流、不迷失自我,定能坚守自己内心的香格里拉,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绿洲。
P2: 长江第一湾,弯出的不仅是优美的弧线,更有引人入胜的传说。

P3: 虎跳峡,真正的高度,不在外表,而在内涵。

P4:
走进香格里拉,犹如走进梦中的天堂。

P5: 随处可见的白塔与五颜六色的经幡,承载着藏族同胞亘古不变的信仰。

P6:
蓝天白云下,经幡、白塔以及绕塔念经的藏民,演绎着独特的藏地风情。

P7: 这里有古朴庄严的寺庙,有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人与神与其他生物在此互相包容、和谐共处。

P8: 这是一片充满梦幻的土地,红尘之外,诉说着岁月的安详与沧桑。

P9: 这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家园,臧民自由自在地生活,花草自由自在地生长。

P10:如果,一朵花就是一个故事,整个草原,是否就是,一部令人着迷的传奇。

P11:
那一天,我沉溺在草原的芬芳里,不愿归去。
P12: 那一天,着藏服翩翩起舞,恍惚间,看到了自己的前世。

P13: 那一天,纵马驰骋在草原,不为刺激,只为圆梦。

P14: 那一天,我用镜头定格同行游客舞动草原的倩影。

P15: 有一种高度,只有在心情彻底放松时,才能抵达。

P16: 有一种幸福,是你用结实的臂膀,托起我飞翔的欲望。

P17: 有一种快乐,是看见深爱那人灿烂的笑脸。

P18: 有一种深刻,恰似你看透红尘的眼神。

P19: 作客臧民家,民族大联欢。

P20: 作客臧民家,民族大联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