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你那美丽的麻花辫
缠呀缠住我心田
叫我日夜的想念
那段天真的童年
……
清晨,上班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听收音机。当收音机里忽然传出这首忧郁的老歌,喜欢怀旧的我,顿时百感交集。那段编织麻花辫的年少时光,那些与歌声相伴的暮暮与朝朝,那些淡淡的欢笑与惆怅,本以为早已随风远去,却不曾想,一切都还鲜活在记忆中。
P2

学生时代,很喜欢郑智化的歌。这个两岁就因患小儿麻痹而再也站不起来的男人,总是用暗哑的歌声诠释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彷徨,追求与感伤。那时满脑子梦想的我,总爱邀约三五好友,在广袤的星空下,在绵软的草地上,放声歌唱他的《水手》、《星星点灯》、《年轻时代》……独处的时候,则喜欢抱着吉他幽幽弹唱他那些带着几许忧伤、几许无奈的歌:《淡水河边的烟火》、《悔过书》、《让风吹》……其中唱得最多、最投入的便是《麻花辫子》。虽然,彼时早已不流行麻花辫,女孩子们要么短发、要么马尾、要么披肩。而我,始终对麻花辫有种难舍的情结,总喜把齐腰的长发,编织成两条麻花辫。
P3

不知道麻花辩的来历,也不知道它究竟兴起于何年,我对麻花辫最初的印象,源于母亲。
儿时的记忆里,天生丽质的母亲,有两条又黑又亮的长辫子。记得父亲曾说,他当年正是被母亲美丽的麻花辫,缠住了心田。
然而,恋爱时感情很深的父母,却在婚后的生活中发生了较大的冲突。热爱艺术的父亲,工作之余,沉溺于诗词、书画、雕刻,几乎不做家务、不管子女。而患有心脏病的母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年幼的子女,还得做各种家务。也许是由于对父亲的失望,加上精力实在顾不上,母亲最终在三十岁那年,忍疼剪掉留了十多年的麻花辫。
P4

当我长发齐肩,开始上小学时,母亲的麻花辫情结转移到我身上。她总是耐心地给我梳两条整齐的麻花辫,并在辫梢扎上两个鲜艳的蝴蝶结。看到我像花蝴蝶似地走在上学路上,她的嘴角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再后来,母亲手把手教会我自己编麻花辫。受她的影响,我亦爱上长长的麻花辫。闲时,还喜欢把麻花辫拿到胸前,两只手在辫梢上不停地捣鼓,或缠到手指上,放开,再缠上,或在辫梢上再编上麻花,松开,再编。
记得,有一次,为了方便梳洗,且想改变下自己的形象,我背着母亲把长发剪成齐耳短发,自我感觉不错,同学们也说蛮精神,可母亲见到我的短发,却很不习惯,多次惋惜地说,“你发质好,还是适合长发,梳麻花辫最好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看到母亲如此在意,我深感自己不孝,于是重又留起了长发。
P5

“长发为君留”,古代的女子,多为悦己者留长发。生在现代的我,则主要是为母亲而留长发。有一次,在理发店洗发时,理发师极力游说我把头发烫了、染了,并列举了诸多好处,我不由心动。回家婉转地征求母亲意见,母亲不假思索地说,你的个性不适合烫、染,就这样天然的黑发、直发,比什么都好。自此,在洗发时,不管理发师怎样游说,我也不再心动,不过偶尔会让理发师整个一次性卷发过把瘾。
P6

如今,也许是由于头发没受什么损害,加上平时比较注意护理的缘故吧,我的发质和几年前没什么变化。而曾有一头乌黑亮丽长发的母亲,头发却是越来越少、越来越白、越剪越短。我私下咨询了几个老中医,皆说,这主要是由于母亲多年来太过操劳的缘故,药物不起多大作用,只能平时注意调养,顺其自然。
与母亲相伴的日子,我通常把平时披着的长发编成麻花辫,母亲的心情总会为此而开心。我知道,日渐衰老的母亲,是从女儿身上看到了她年轻时的影子。
P7

前两天,整理书橱,在一本发黄的旧书里,无意中翻到母亲年轻时的一张照片。尽管由于年代久远,照片已斑驳不堪,却依然能看清母亲那水一般纯净的双眸、花一样灿烂的笑容、美丽的齐肩的麻花辫。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耳边久久回荡起那首忧伤的歌:
……
你幸福的笑容像糖那么甜
不知美梦总难圆
几番风雨吹断姻缘的线
人已去梦已遥远
你散落的长发在梦里出现
回过头含泪的眼
任凭风雨吹断姻缘的线
天变地变心不变
是谁解开了麻花辫
是谁违背了诺言
谁让不经事的脸
转眼沧桑的容颜
P8
母亲年轻时照片

感谢圈子风月山庄将此文推荐到新浪草根名博,
感谢新浪博客情感编辑将此文推荐到【草根名博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