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如果说,地处武陵山区的小城——酉阳,是一卷耐人品味的田园诗,那么,后溪,便是这卷田园诗里,最精彩的一章。
清明时节,风尘仆仆回到久别的家乡,稍作休整,便邀约亲友前往被诗人冉仲景老师称为最适宜私奔的地方——后溪。
在后溪,置身优美的水乡风光里,我们与民间艺术家和民歌邂逅相遇。
早听说后溪民间艺术家刘仲华的大名,也看过他写的《后溪赋》,却从未谋面。庆幸的是,这次前来,在后溪乡政府,不仅意外碰到在此当镇长的师范同学龙池亮,还遇见早想拜访的刘老先生。
年过花甲的刘老先生,在后溪场上行医已达三十余年,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吟诗作赋,也喜欢栽花养草,收藏奇石古玩,而最拿手也曾被多家电视台报道的,还是他亲手“捏造”的柚子龟——所谓柚子龟,就是以整个柚子壳为原型,经过多道工序,慢慢拿捏,将那圆溜溜的柚子壳捏成栩栩如生的长寿龟。
P2

由于刘老先生和陪我同行的仲景老师,好友雍尼,同学彭德清早就是老熟人,所以,一阵寒暄之后,便热情地给一干人当导游。
在刘老先生的带领下,一干人穿过老街,直奔码头。途中,有一处至今仍然烟火不断的祠堂,祠堂外有一块保存比较完好的石碑,刘老先生指着其中的几处碑文告诉我们,后溪人自古重教尊文、崇文尚武,对考取文武功名者,乡里一概有奖,类似现代的奖学金。
P3

老街离码头不远,很快,我们登上一艘游船,开始了水上之旅。
站在船头,极目四望,远处,青山如黛、起伏连绵,郁郁葱葱的树林里,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时隐时现,近处,碧波荡漾,三两扁舟悠悠划过,几位渔民正在撒网捕鱼……秀美的湖光山色中,不时,还传来一阵阵木叶情歌,传来渔夫悠远的号子,传来峡谷两岸花草树木的清香……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吟咏起刘老先生《后溪赋》里的诗句:“武陵山高酉水长,山水相依似画廊。打渔船头渔歌放,吊脚楼上油茶香。木叶悠悠惹人醉,舍巴翩翩庆吉祥。桃花源里毕兹卡,天上人间两相忘。”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P14(鸿儿与好友雍尼留影于后溪酉水河)

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也许是对家乡的一种偏爱,徜徉于后溪酉水河,总觉此地山水风情更胜桂林。在这里,你不仅能领略到酉水河的妩媚和秀丽,还能感受到三峿山的雄奇和壮美;既能从河岸岩洞里探寻土家先民遗留的典故:又可以从悬崖绝壁上的悬棺遗址窥见深邃而神秘的历史。尤其是,当你登临观景台,饱览“最美土家族村寨”——河湾的全景时,你定会赞叹这里实在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
P15

P16

P17

P18

P19(鸿儿与师范同学留影于河湾观景台左起:彭德清、龙池亮、张小菊、鸿儿)

P20

船在河湾寨一幢高大的吊脚楼前停靠。一干人上了岸,在吊脚楼上,品味土家阿妹端上的香气四溢的油茶汤。稍作歇息,刘老先生又带大家去参观酉阳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的长潭摆手堂。酉阳系土家摆手舞的发源地,土家摆手舞的普及率达到了98%以上。每逢祭祀祖先、祈祷过年、喜庆佳节等活动,土家人都要到专门的“廊场”即
“摆手堂”,跳摆手舞。
P21

P22(河湾寨里最纯净的笑脸)

P23(母亲与好友雍尼在吊脚楼上喝油茶汤)

P24

长潭摆手堂是一座典型的清代祠堂,建于咸丰三年,系土家人用于祭祠、跳摆手舞的地方。青灰色的封火墙上开有厚重的石质“漏窗”,与封火桶子完全封闭的清代民居有着明显的区别。三间正堂雕梁画栋,气势非凡,二面厢房走廊门窗做工精细,四角天井给摆手堂内以充足的采光。跳“舍巴(摆手舞)”的坝子从摆手堂前一直延伸到河岸,全部为青石板铺就。三面以大理石栏杆围护,浮雕的“喜鹊闹梅”、“双凤朝阳”、“温酒斩华雄”、“铡美案”等雕刻做工精巧,令人称奇。
P25(鸿儿与一干朋友留影于长潭摆手堂)

从长潭摆手堂回来,午饭已准备完毕。满桌子的土家风味菜,尤其是又嫩又香的豆腐鱼,让人食欲大开。一干人围着桌子,一边大碗喝酒、大块朵颐,一边在刘老先生的引领下唱起土家民歌。
P26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高坡上种荞哪用灰,哥妹相爱不用媒,要得灰来荞要倒,要得媒来惹是非……”
“送郎送到豇豆林,手拉情郎诉苦情,要学豇豆成双对,不学茄子打单身;送郎送到海椒林,手拉情郎诉苦情,要学海椒红到老,不学花椒起黑心……”
“看见太阳要落坡,我和情妹唱山歌,搓根树藤甩上去,吊住太阳不准落”
“千变万变莫变牛,跟姐变个花枕头;天天有话对姐讲,夜夜和姐睡一头。”
“要吃辣子不怕辣,要恋幺妹不怕杀,刀子架在颈子上,脑壳落地也有他。”
“情姐门前一道坡,别人走少我走多,铁打草鞋穿烂哒,岩头站起灯盏窝。”
“想姐多来梦姐多,心思想乱无着落。白天想姐打瞌睡,夜晚想姐跩梦脚。”
“你也麻来我也麻,我俩都是麻疙瘩。人家洗脸用帕子,我俩洗脸用刷把。”
“我从来不唱扯谎歌,你看风吹岩石滚上坡,早晨看见牛生蛋,黑了看见马砌窝。”……
家乡酉阳不仅是“摆手舞之乡”,也是“中国著名的民歌之乡”,这些民歌,有的深情,有的粗犷、有的风趣,有的诙谐,然都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形象鲜明,音韵自然,风格素朴。民间艺术家刘老先生平素喜欢收集各种民歌,所以,我们除了以前会唱的,又现场向他学了不少。在他的带动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歌会一次次进入高潮。
在秀美的湖光山色中,一边大碗喝酒、大块朵颐,一边高唱原生态民歌。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首,我一首,这边唱,那边和,唱山唱水唱风月,和天和地和人生。这样的场景,以前只在书上、电视、电影里见过。一直以为,它离我很远,时间上远,空间上也远。而在后溪河湾寨,我不仅见识了一场原生态的民歌演唱会,且跟着大家尽情高歌,直到嗓音嘶哑,仍方兴未艾。
这里,不能不夸夸诗人仲景老师的歌声。仲景老师素有“情歌王子”之美誉,以前听过他唱通俗、摇滚歌曲,很少听他唱民歌,这一次,可谓一饱耳福。原生态的民歌,一经他粗犷、高亢的嗓音演绎出来,便让听者顿觉穿越时空,回到自由劳动、恋爱的远古时代。这些生长在乡间的民歌,不属于城市,不属于舞台,就像田里的庄稼,甚至山上的野花野草,没有刻意和雕逐,没有规范和拘谨,没有艳丽和矫情,那么自自然然,朴朴素素,却有一种动人心魄的神韵和魅力。
那一刻,我在想,民歌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挖掘、整理、传承本土民歌,理应是酉阳文化人不可推卸的责任。近年来一直从事文化宣传的我,不妨好好做个策划,争取相关单位、企业的支持,给仲景老师量身定做一场最能体现家乡民歌特色的个人演唱会。希望他早一天唱出酉阳、唱出重庆、唱出中国,使酉阳民歌家喻户晓、发扬光大。
P27(鸿儿留影于后溪河湾)

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暗下来,一顿历时最长的午餐,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歌会,在母亲的提醒中宣告结束。因我的一干老同学,还在城里等着我们返回聚会,大家只得依依作别河湾。
对于后溪,无论有多深的感情,我始终是过客,每一次都是匆匆来,又匆匆去。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摆脱现实的羁绊,在此住一段时间。在古老的摆手堂里跳跳舞,在高高的吊脚楼上发发呆,在雄伟的三峿山顶唱一曲土家民歌,在美丽的酉水河畔织一个春暖花开的梦想……
P28

P2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