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ebeer营销战略

(2014-01-06 11:39:30)

一、结合战略一分析案例

通过对世界各地钻石供应和分配的监测,戴比尔斯对压缩碳引入并保持了前所未有的价格稳定程度。这种独特的价格稳定性基于卡特尔对钻石分配的严格控制。然而戴比尔斯的经营策略是纯粹而简单的:限制每年投放市场的钻石数量,让大众误以为钻石稀少来获得较高定价。每年戴比尔斯花费约两亿美元推广钻石和钻饰。其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早已深入人心。如今戴比尔斯已占有未加工钻石市场近70%的份额。戴比尔斯通过控制生产商卡特尔进行经营,这些生产商为每位员工设定生产配额(类似欧佩克的做法)。戴比尔斯成功地让生产商确信钻石供应必须加以控制,以维持有利的高价和高利润。

http://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814/content/0001/1.jpg
De Beers钻戒

戴比尔斯已经建立了一条可控的供应分销链,所有的卡特尔生产者依照所签合同将其大部分产出销售给一个单一的营销实体:戴比尔斯控制的中央销售组织(CSO)。

结合以上理论,DE BEERS是一种限制产量的卡特尔垄断。DE BEERS通过控制生产商卡特尔进行经营,这些生产商为每位员工设定了生产配额。在供应环节,以卡特尔垄断为依托,控制钻石产量。让消费者形成一种观念:钻石是稀缺的。消费者从而越加相信钻石是珍贵的,认为钻石高价是理所应当。从供应环节控制,为DE BEERS日后在营销环节的高定价,高利润,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垄断是暴利的唯一源泉。高度垄断,在过去一百年里给戴比尔斯带来的是对于全球钻石价格的实际操控能力,当然还有丰厚的利润。由于De Beers占据了全球90%钻胚的资源,大部分制造商只能够通过这唯一的供货渠道来获取生产所需。因此,一方面公司对制造商进行压制。由于长期的垄断,在厂商能够做出的选择就是买或者不买,而没有任何权力讲价。另一方面,如果有什么小公司企图跳开中央销售组织,出售自己开采的钻坯,De Beers就会要求中央统售机构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储备,人为造成钻石价格下跌,直至对方无力承受而被迫屈服。而当钻石价格由于市场波动而下跌时,戴比尔斯又会收购市场上能够买得到的所有钻坯,储存在中央销售机构中以稳定价格。这种打压式的管控方式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确保了De Beers所处的垄断地位。

 

二、结合战略二分析案例

2001年以前戴比尔斯致力于向卡地亚等钻石品牌制造商供应钻石,其集团核心业务仍为未加工钻石的开采和营销。然而在2001年1月,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钻石集团,戴比尔斯与世界知名奢侈品集团LVMH协议成立一个独立管理的合资企业De Beers LV, 来挖掘戴比尔斯品牌在全球消费者中的潜力。

LVMH是涵盖服装、皮革制品、钟表、珠宝首饰、葡萄酒、烈酒、化妆品、香水产销的大型奢侈品集团。LVMH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对奢侈品牌的发展和高档零售概念的推广作出了贡献。而戴比尔斯以其100多年的经验向De Beers LV输入技术和专家,使De Beers LV能够辨别并挑选出最美丽的钻石。

http://courseware.eduwest.com/courseware/0814/content/0001/2.jpg
De Beers钻戒

从本案例中看,在2001以前的DE BEERS致力于未加工钻石的开采和营销。随后,她与LVMH协议成立一个独立的合资企业DE BEERS LV。从某种程度上来说,DE BEERS是意识到只做钻石的开采是不行的。必须使钻石获得高附加价值。而如何才能让钻石本身获得高附加值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相关奢侈企业强强联合,并且借鉴前向企业的品牌优势和销售渠道。

而且据我们了解:De Beers面临种种问题,上个世纪末,De Beers的钻石生意开始受到新一轮世界经济衰退的严重冲击,由于日本、美国、台湾、菲律宾等过去主要的钻石消费市场不再有昔日的好胃口。与此同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不断发现新的钻矿,这些钻矿无论从规模还是出货量都毫不逊于De Beers现有的钻矿,帝国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而和LVMH的结合,创造了一个连结原料、生产、品牌、渠道的前后向整合价值链,使得DE BEERS从原料控制,制造工艺到品牌、销售渠道联合在一起。才能在钻石界屹立不倒。

 

三、结合战略三分析案例

DE BEERS本身作为钻石制造商,De Beers经过几十年的营销推广,现在的品牌价值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进入更大的领域。如何利用自身资源和品牌优势,来赚取更大的利润成为De Beers新的战略目标。未涉足钻石零售的De Beers和在钻石精品市场执牛耳地位的龙头集团LVMH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新的珠宝公司,专注开发以De Beers LV为名称的钻石饰品品牌。其中,产品的原料由戴比尔斯提供,设计主要由LVMH集团负责。通过与下游厂商的战略合作,De Beers很快就进入了产品的终端市场,并以高端品牌的身份出现在消费者面前。通过对上下游的管控,De Beers在整个钻石产业链中一直保持着摇摇领先的地位。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很多时候被当成了一个面具,它用光芒遮蔽和保护着企业真实的经营与生产情况,而用品牌倡导和品牌形象吸引着消费者,最广大的消费群体还没有意识到他们所看到的光鲜其实是从他们口袋中掏出来的。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留心这种品牌背后的真实情况,比如人们在购买品牌货时,已经开始查看商品的质地、所含有的物质与成分。在当前这个品牌的年代,消费群体选择购买的产品已经不只是在选择它的价格或是内容了。人们更看重它所代表的意义。而DE BEERS LV 这个品牌往往是代表最优质的钻石+最高档的奢侈品,其成功的树立钻石品牌形象,创造钻石消费需求,成功的实现了品牌营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