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镜,魔镜,我该怎么“美”?
(2009-11-05 10:08:06)
标签:
海外创业板纳斯达克创业板风险上市标准监管深圳律师涂成洲杂谈 |
分类: 推荐文章 |
下文来自深圳电台飞扬971新闻节目《一路飞扬》---《早点财经》,涂成洲律师电话连线内容,由晨晓整理。(主要谈论中国创业板对海外创业板的借鉴之处)
主持人:涂律师,早晨好。我们看到创业板从开市首日的爆炒、爆红之后,现在是一片的飘绿。涂律师,您是怎么样来看这样的一个行情呢?
涂律师:开市之前,创业板的高风险就被反复地强调过了,也充分提醒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的高风险性。但这是中国创业板的启航阶段,创业板市场还很稚嫩的,投资者的冲动、不成熟,缺乏经验等等,市场出现大波动在所难免的。我想今后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波动。但是随着参与各方的成长和发展,市场会逐渐趋于平稳。成功的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经验向我们印证了这一点。
主持人:嗯,也就是说有前车之鉴了啊。从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借鉴的有哪些呢?
涂律师:呃,首先,创业板市场要始终如一地维护自己的上市标准。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和香港创业板给了我们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纳斯达克全球首席执行官格雷费尔德就说过了,“黄金上市标准是纳斯达克在全球创业板市场中脱颖而出的秘诀所在,纳斯达克力求选择拥有伟大梦想,并具备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型公司”。宁缺毋滥;香港创业板市场就是一个相反的例子,为吸引更多的上市资源,降低了上市门槛,最后导致了整个市场的败落。
主持人:嗯,我们听到了这个关键词“宁缺毋滥”啊。那么现在我们中国的这个监管部门又是如何来严格上市的审核程序呢?
涂律师:嗯,现在我们的上市程序是这样。先是公开发行的标准还是比较的高,和其他的创业板市场相比来讲门槛是比较高的,比如和德国、香港比较。另外呢,我们对保荐机构的要求相对他们来讲也是比较高的。嗯,这个从海外的经验来讲,我们要严格上市审核的程序,加强保荐机构的保荐责任。和德国的有个例子相比来讲,能看出来创业板对加强保荐机构的责任方面呢,要求是有意的。比如说创立于1997年,关闭于2003年的德国新市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德国本土企业资源有限,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德国新市场来上市,相关审核部门对上市企业的审核要求不严格,对保荐机构也比较放任。导致许多投资者起诉了一些投资银行。
主持人:那面对这样一种现实。就目前有25万的散户是被套了,那估计呢短期之内想解套也不是一件易事啊。那在这样一个逆境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办?
涂律师:这个就是说主要还是要对创业板市场的这些企业进行一个较为认真的研究,找到一个好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创业板才启动,将来中间可能会出现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所以说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好,感谢涂律师给我们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