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做文章信手书,一章一句真性情。许渊冲自认“狂而不妄”,因为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人说许渊冲狂妄,许渊冲觉得自己狂而不妄。
“妄”是浮夸、僭越、吹牛。许渊冲纳闷,“我的书就是六十本,现在比六十本还多,可以数一数。写六十本却说写了一百二十本才叫吹牛。”他是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
“狂”是放达、豪迈、高行。夫子说,不得中庸,必也狂狷。在《论语》的英译本中,许渊冲把“狂”译为“radical”(激进的、奋发的),切中孔子“狂者进取”的内涵。他说,“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
老翻译家许渊冲,说话爱以“我们中国人”开头。在他那里,“我”与“我们中国人”,几乎是同一个主语。“他嗓门大、很活跃、闲不住。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一致。”
这个不谦虚的人,也确实有“不谦虚”的资本。他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又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可以说,是给中国文化界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他认为这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我翻的同样一句话,翻得比人家好,或是翻得比自己更好,就是乐趣。这个乐趣很大,这个乐趣别人夺不走的。
直到现在,许渊冲依然每天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他说,这也不是我的(方法),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
“一切办法中最好的办法,是延长我们的白天,从夜晚偷几点钟。”
10年前,他做直肠癌手术,医生说最多还能再活7年。而他“一不小心”,不但活过了医生预言的寿命,还靠“从夜晚偷几点钟”,翻译了好几本莎士比亚。“能出一本是一本,不敢吹牛。”
这样的人生,岁月根本就困不住。
率真、积极、精力充沛,对许渊冲来说,有一个词很适用,那就是“无龄感”。
骨瘦如柴却声如洪钟,听力不好但思路清晰,记忆力更是好得让年轻人都要羡慕,每天坚持骑自行车出门遛一会儿,喜欢喝冰镇饮料……。第一次见到许渊冲时,真是很难把他的生活状态与一个“奔百”的世纪老人联系在一起。
翻译对许渊冲来说,不仅仅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家国抱负,也是让自己身心愉快的不老灵药。
“我啊,天天和古人打交道。我现在翻莎士比亚,我就跟莎士比亚打交道。我亦古亦今,我的现代就是古代,古代就是我的现代,我足不出门,来往的都是古代名人,这是超越时空的交流。所以我是非常愉快的。不翻译,我每天做什么呢?”
http://image.chinahaoren.cn/images/201703/58bac5fb423d8.jpeg
“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
年龄不是问题。对许渊冲来说,最好的年华是现在。“因为我活得越久,学得越多,看得越多,越有经验。灵感是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逝去的。”
许渊冲把自己的名字翻译成26个英文字母里的最后3个字母——XYZ,“正好是我名字的字母首拼。‘冲’在法语里念zong,首字是Z。”
最后的也是最好的,恰如老先生的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