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嗜中性粒细胞专题-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概述

(2009-07-09 09:28:09)
标签:

犬猫

全血细胞计数

嗜中性粒细胞

王姜维

健康

分类: 实验室专题

                嗜中性粒细胞专题-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概述

1.   健康时,嗜中性粒细胞进入组织前在血液的半衰期约为5~10小时。

2.   根据在血管内的位置,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分布于两个池。

a)        自由流动于血液的嗜中性粒细胞位于循环池(Circulating neutrophil pool, CNP)(采集的血样也属于这一部分)。

b)        暂时附着于内皮细胞的嗜中性粒细胞位于边缘池(Marginated neutrophil pool, MNP),主要定位在小的毛细血管和静脉,这些部位的嗜中性粒细胞更有机会接触内皮细胞。附着后,嗜中性粒细胞可能分离而再次进入循环池或组织池(Tissue neutrophil pool, TNP)。

Ø        炎性细胞因子(包括巨噬细胞释放的IL-1TNF以及淋巴细胞释放的IFNγ)刺激内皮细胞产生和表达吸附蛋白(选择蛋白),调节嗜中性粒细胞的转移。

Ø        内源性化学介质,包括LTB4PAF,激活嗜中性粒细胞,引起高亲和力膜整联蛋白的表达,其结合于内皮细胞受体,该受体调节嗜中性粒细胞转移至组织的过程。

c)         多数哺乳动物MNP:CNP比值接近1,但猫为3

d)        影响受检血液嗜中性粒细胞浓度的主要因素如下:

Ø        产生:

²        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²        中幼粒细胞期成熟效率。

Ø        骨髓释放:最老或最成熟的嗜中性粒细胞优先离开骨髓。

Ø        嗜中性粒细胞在循环池和边缘池的分布。

Ø        血液至组织的转移:与不成熟嗜中性粒细胞相比,成熟的分叶核嗜中性粒细胞更可能进入组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