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家乡新闻一则
(2010-07-26 15:37:00)
标签:
转载 |
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新区新校园项目开工奠基典礼隆重举行
东北新闻网讯 7月19日上午,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新区新校园项目开工奠基典礼隆重举行。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王珉,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中共沈阳市委书记曾维,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周忠轩,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超英,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孟群,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邢凯,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玲,沈北新区区委书记蹇彪,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戴万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东兵,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庆良,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姜作勇,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魏小鹏,辽宁省卫生厅厅长姜潮,辽宁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商向东,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朱京海,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晓淳,辽宁省财政厅副厅长闫伟,沈北新区区长李鹏宇,沈阳市教科工委书记赵日刚等领导莅临奠基仪式,并亲自挥锹奠基。
中国医科大学是我党我军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院校之一,是唯一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途中办学的学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教育的学校之一。被称为“红色医生的摇篮”。现已发展成为独具办学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是国家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7万余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中国医科大学作为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学校,在全国医学教育领域、医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2000年转为省部共建以来,该校充分发挥其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为辽宁现代化建设、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尤其是为辽宁教育事业和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现有校园无法满足办学要求,经学校申请,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学校从2008年5月开始论证新校园项目,向上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申请。2010年5月5日,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新区新校园建设用地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新校园占地2200亩,规划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建设图书馆综合楼、公共教学楼、科研楼、会堂等。
新校园建设是中国医科大学办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于学校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沈北新区发展重点之一是生命科学产业,中国医科大学整体搬迁到沈北新区,一方面可以加快学校科研成果研发,另一方面可以加速沈北新区的生命工程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健康保健产业发展,实现生命科学产学研的无缝链接,取得互利双赢的效果。
不久的将来,一座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功能齐全的一流的大学校园,将屹立在沈北新区。(中国医大郭秀芝)
东北新闻网讯 7月19日上午,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新区新校园项目开工奠基典礼隆重举行。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王珉,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中共沈阳市委书记曾维,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周忠轩,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超英,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孟群,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邢凯,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玲,沈北新区区委书记蹇彪,中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戴万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孙东兵,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庆良,辽宁省发改委主任姜作勇,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魏小鹏,辽宁省卫生厅厅长姜潮,辽宁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商向东,辽宁省环保厅副厅长朱京海,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何晓淳,辽宁省财政厅副厅长闫伟,沈北新区区长李鹏宇,沈阳市教科工委书记赵日刚等领导莅临奠基仪式,并亲自挥锹奠基。
中国医科大学是我党我军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的院校之一,是唯一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并在长征途中办学的学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教育的学校之一。被称为“红色医生的摇篮”。现已发展成为独具办学特色和国际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是国家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和医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医科大学建校至今,共培养了7万余名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家卫生管理的著名领导干部和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职务百余位,卫生部正、副部长9位,将军4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3位。
中国医科大学作为原卫生部部属高等学校,在全国医学教育领域、医疗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2000年转为省部共建以来,该校充分发挥其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为辽宁现代化建设、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尤其是为辽宁教育事业和卫生保健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现有校园无法满足办学要求,经学校申请,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学校从2008年5月开始论证新校园项目,向上级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申请。2010年5月5日,中国医科大学沈北新区新校园建设用地正式获国务院批准。新校园占地2200亩,规划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建设图书馆综合楼、公共教学楼、科研楼、会堂等。
新校园建设是中国医科大学办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于学校拓展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沈北新区发展重点之一是生命科学产业,中国医科大学整体搬迁到沈北新区,一方面可以加快学校科研成果研发,另一方面可以加速沈北新区的生命工程产业、生物技术产业、健康保健产业发展,实现生命科学产学研的无缝链接,取得互利双赢的效果。
不久的将来,一座数字化、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功能齐全的一流的大学校园,将屹立在沈北新区。(中国医大郭秀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