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臧氏家族的两个传说

(2010-07-11 18:21:45)
标签:

转载

臧氏家族的两个传说

    元末,臧公讳和符为避徐寿辉之乱,自南昌新建,跋山涉水来到宿迁,并繁衍生息,遂成为我们宿迁臧氏的始迁祖。其实,臧公和符原意并非要定居宿迁,而是想迁回祖居地山东,最终之所以定居宿迁,其中有个传说。

    当时兵荒马乱,臧公和符用一条扁担、两个箩筐,前后分别挑着二祖、三祖,夫人怀抱最小的四祖,而大祖随行。就这样,一家六口辗转向北迁徙。不幸的是,到宿迁时,和符公的夫人——我们这位老祖奶奶一病不起,与世长辞。和符公伤心欲绝,既不愿夫人独居宿迁,也没了继续北涉的心劲。于是,就在宿迁安居下来。为了抚养四个儿子,和符公宵旺辛勤,垦荒种粮,过了五六年,家道渐殷。和符公既当父又当母,里外照顾,颇感疲惫,遂续了弦,娶了第二房夫人。这第二位夫人给他又生了一子,即五祖升。

    和符公续娶的这位夫人为防前夫人的四个儿子争夺家产,就一直排斥他们。这时大祖已经十五六岁,而且是和符公的长子,经常随父亲一起到田中劳作,没有受到过多伤害。但二、三、四祖年龄尚幼,最终“不胜其虐,离家出走,秉承父志而北迁”。因此,二三四祖的后人全部失考,家谱中只记载了大祖的两个儿子琰、琏和五祖升的儿子鸾传下的后人。故而,宿迁臧氏有两支三派之说,即大祖、五祖两支,琰、琏、鸾三派。联想到诸城臧氏族谱记载的内容,诸城臧氏是在洪武二年由宿迁的三兄弟迁去并繁衍的,时间上相当吻合。而且,宿迁臧氏从和符公传至今已经二十三代,诸城臧氏从四世祖班(若彼三兄弟即此三兄弟,从和符公算起,讳班祖则为五世祖),传至今也已十七代,所传后人的辈数亦相近。欢迎对这段家族史感兴趣并有考据的宗亲与我联系,这也是我不厌其烦地记录这个传说的最终目的。

    另一个传说是关于宿迁臧氏死后杀头的典故。不知哪朝哪代,臧氏有个先祖,官至太子太傅。由于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家人奢侈之风渐盛。以至于在京畿之地,用纯金打造仿真的金马、金辘辘在下面掏空的一片广场上“打响场”,轰鸣之声,方圆数里都能听到。最后被政敌在皇上面前参了一本,皇上龙颜大怒,当即下旨问罪,要满门抄斩。这下可急坏了这位太子太傅,他立即到皇上面前负荆请罪,同时请他的学生——太子殿下为臧氏家族说情。皇上念在太子太傅教育太子有功,而且此事可大可小,于是改变了圣意,准备从轻发落。可是皇上金口玉言,怎好随便更改?还是太子年轻脑子灵活,向皇上建议不妨对臧氏家族“活时免罪,死后杀头”。最终,皇上采纳了太子的建议,臧氏家族才得以传承至今。所谓“死后杀头”,即死后不留坟头。别姓家族中有人去世后,会在坟上用一锹整土象征死者的头,即坟头。而我们宿迁臧氏为遵守皇命,从那以后就不在加坟头了,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习俗。

    中国人一向是尊祖敬宗的,祖先传下的习俗一般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可以推断,具有同样习俗的臧氏宗亲应该与我们宿迁臧氏是近支。凡有同样习俗的臧氏不妨加强沟通,或许能发掘一段不为人知的家族史,从而为各地臧氏家族的连谱提供证据。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