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改变了压岁钱的性质?
文:安娜宝贝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崇”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如今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
如今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压岁钱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丰厚,那这些钱,孩子们,用到哪里去了呢?过重的红包,会有什么影响呢?
詹教授认为,小孩收到过多的压岁钱,容易因此滋生一种不劳而获的心理。压岁钱其实是家长拿钱做人情而小孩得利,金额如果太大就有点不正常了。
互相攀比的现象日益严重,今天我买耐克,明天你买阿迪,朋友间的“礼尚往来”,在平时有个截至,新年的红包,正好派上用场,为了显示自己多在乎彼此,“礼重情谊重”,才能体现在对方的价值。
个人认为孩子的压岁钱,不能全权由孩子做主,家长可以拿掉一部分,给孩子存起来,或者购买教育基金。从小培养孩子一定的独立能力是必要的,但不能放任。应鼓励孩子利用压岁钱购买学习用品,益智玩具。
长辈在给晚辈红包时,不要认为疼爱他,就给他很多,给太多会给孩子的经济概念出问题,认为钱其实来得很容易,过重的红包造成腐败。疼爱晚辈,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如今孩子也认为谁给的压岁钱多,那个人就是疼我,往往不在意谁对自己的真心。期待着更多的红包,可以让他去攀比。
曾经看到周围的一个示例,爷爷给未满二岁的孙子压岁钱包一万元人名币,只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多疼爱孙子,然后名声传得很远。
如今的红包意义也变样了,“走关系”的人,心眼也开始打在了代表长辈心意的红包上。经常看见周围的人,为了攀关系,大年初一,不走亲戚,走领导家,给领导的孩子送红包,领导拿得也开心,没有直接的贿赂。
压岁钱,是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疼爱,可是你的性质从何时改变了呢?
支持请投票

反对请拍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