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排毒养颜胶囊连续畅销14年—转自新浪网

(2009-06-17 16:28:58)
标签:

养生

保健

排毒养颜胶囊

盘龙

gmp

云南

排毒连续畅销

财经

“时间是检验排毒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提起这句话,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排毒养颜胶囊。印象中,大红色色调的包装风格十分醒目,让人有过目不忘的感觉。更多的服用过排毒养颜胶囊的人对它的评价是:质量过硬,功效显著,品质十余年如一,首选的排毒养颜产品,值得信赖。

  是的,这就是历经十四年时间,近亿人次选择服用,畅销并领导市场的知名品牌——排毒养颜胶囊。

  人们不禁要问:排毒养颜胶囊连续畅销14年的秘诀是什么?

  科学的排毒理论,精妙的排补组方,是造就排毒养颜胶囊连续畅销14年的第一道保障

  排毒解毒、调补治病养生的理论与方法,是在继承传统中医养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数十年宝贵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该理论指导下研制的排毒养颜胶囊,将中医“通”、“解”、“调”、“补”四种治病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开创了中医治病养生的新途径。

  排毒养颜胶囊处方由大黄、西洋参、青阳参、小红参、肉苁蓉、白术、荷叶等组成。

  方中以大黄、西洋参为主药,大黄苦寒,有泻热通便、活血祛瘀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谓:大黄可“荡涤胃肠,推陈致新,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这里“荡涤胃肠、调中化食”是说大黄能荡涤胃肠实热积滞,调理脾胃功能,增强吸收转化;“推陈致新、安和五脏”是说大黄可活血祛瘀,通行十二经络,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祛腐生新,使气血流畅,糟粕外排。方中用大黄以打通人体的各路排毒管道,并通过排毒的主管道——消化道将毒排出体外。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有益气养阴之功效,具有补气不上火的特点,临床上凡用人参补气而容易上火的,皆可用西洋参代替。方中以益气养阴之西洋参与大黄配合,排补结合。一方面西洋参补益正气,气行则血行,帮助大黄活血祛瘀,通行十二经络,以打通人体的排毒管道;另一方面,大黄在排的过程中容易耗气伤阴,配以益气养阴的西洋参,则无伤正之虑,这样大黄与西洋参配伍形成排补结合、排不致虚、补不留邪的特点。

  青阳参性温,味甘微苦,是云南特有的彝族民间用药,具有益肾强筋,健脾和胃,解毒杀虫之功,既可助西洋参以扶助正气,又可助大黄以排毒,并具有独特的解毒之功。

  小红参微苦性寒,也是云南特有的彝族民间用药,具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通经络、行气血、祛瘀生新之功,辅助大黄以通达表里内外,打通全身排毒管道。

  白术性味甘温,补脾益气,润肠通便,肉苁蓉性味咸温,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延年益寿之功,故又叫不老草。方中用此二味,一补后天之本——脾;一补先天之本——肾,配合益气之西洋参,以辅助正气,先后天同补,以增强五脏的动力之源,使气血旺盛,毒素得以外排。另一方面可辅助大黄打通消化管道,并用二味的温性来佐制大黄的苦寒之性,以免寒凉伤胃之弊,最后取荷叶轻清升发之性,以升发脾胃清阳之气,并与降胃气之大黄相伍以达升清降浊、调理气机之功,使气机升降正常,毒素得以外排,精微得以布散全身。

  纵观全方,排补兼顾,升降同调,气血同补,用药之精当,配伍之巧妙,把中医治病养生之法用到了极致,造就了排毒养颜胶囊卓越出众的纯金品质。以此治病正气何以不补?气血何以不行?管道何以不通?毒素何以不排?

符合国家GMP标准的软硬件生产环境,是造就排毒养颜胶囊连续畅销14年的第二道保障

  “盘龙云海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为保证人民群众安全、有效、放心地选用排毒养颜胶囊,早在1997年,国家主管部门还没有对医药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要求,而盘龙云海已经投入近2亿元资金,实施了严格按照GMP标准规划建设生产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工程。2000年6月,盘龙云海成为云南第一家全厂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为保障排毒养颜胶囊的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盘龙云海拥有占地数百亩的现代化制药基地,具有年产15亿粒胶囊、6亿粒片剂、60吨颗粒和年处理中药材2000吨的能力,并先后全面通过了国家药品GMP认证;集团公司的药品经营批发公司也全面通过了国家药品GSP认证。这标志着盘龙云海生产、经营的质量管理完成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与之相配套,还先后建成了三个共计6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仓储基地。随着市场的推进和质量要求的提高,将启动近万亩的无公害科学种植药材的基地项目。

  严密的采购、生产管理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是造就排毒养颜胶囊连续畅销14年的第三道保障

  在实施GMP管理的基础上,盘龙云海进一步推进了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排毒养颜胶囊从原料的采购、生产工艺流程到销售服务,都进行了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并使之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盘龙云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首先从原材料的选购开始,排毒养颜胶囊的原材料全部取之于优质的道地药材,所以其选购的原材料价格普遍高于一般原材料价格的1/3左右。

  在生产环节上更是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拥有国际化的技术、设备与环境。排毒养颜胶囊的生产基地是全国第一批、云南首家整厂通过国家GMP认证。生产区的洁净度达到10万级。每一道生产工序必有质检人员严格把关,认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直到成品,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书面质量跟踪记录。

  “为了质量全力以赴,决不让一粒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是盘龙云海的一贯宗旨。许多领导视查完盘龙云海的生产基地后,感叹道:“一流的厂房,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吃你们的药放心!”正是这样,注定了排毒养颜胶囊的一流品质!

  不间断地进行产品安全再评价试验,是造就排毒养颜胶囊连续畅销14年的第四道保障

  盘龙云海的企业目标是健康人类,所以对自己的上市产品一直进行科学的、不间断的质量跟踪和检测。盘龙云海于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由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对排毒养颜胶囊进行了安全再评价试验,结果显示:长期高剂量(折合临床用药最低量的308倍,最高量的50倍)口服排毒养颜粉的SD大鼠主要器官、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肠道鲜红。国际著名毒理学权威Ulla Haglund 对该结论进行了复核,复核结论与检测结论一致。

  2003年7月28日,由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完成的对排毒养颜胶囊不良反应的科技查询报告也再次证实:到目前为止未见排毒养颜胶囊不良反应的报告。从2003年9月1日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始在网上公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名单中也没有找到排毒养颜胶囊。

通过不间断的产品安全再评价实验,持续地、系统地、动态地保证了排毒养颜胶囊的产品质量,使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品质和安全性不容置疑。

  健康人类的企业理念和强大的服务保障体系,是造就排毒养颜胶囊连续畅销14年的第五道保障

  盘龙云海在生产经营中提出“健康人类”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对消费者彻底负责即是对自己的“健康人类”企业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盘龙云海认为药品必须首先是一种道德成果,必须对疾病有效,对人体有益,然后才表现为商品和消费品,这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前提。依托企业多年来形成的“道德法则”和制度约束,盘龙云海源源不断地向社会提供了品质过硬、对病患治疗效果显著的健康产品,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的认同。

  为了方便与消费者沟通,指导消费者正确服用该公司产品,盘龙云海自1997年以来就开通了800-8898999免费服务热线,24小时有专家解答消费者咨询;2008年又开通了400-8899363服务电话,以方便座机、手机及小灵通用户咨询。盘龙云海通过提供多途径、多平台的服务保障体系,使消费者能够便捷地得到售前、售中、售后的细致贴心服务和科学的消费指导,进而提升了消费者对排毒养颜胶囊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排毒养颜胶囊连年畅销奠定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口碑效应。

  排毒养颜胶囊虽历经风雨,但依然连续畅销14年

  不知您听说过二代或三代中药没有,比如“二代六味地黄丸”“三代安宫牛黄丸”?为此我们查阅了大量的中医中药文献,走访了无数的中医药专家。最后的结论是中药只有经方、验方和时方三种。可是怪就怪在当排毒养颜胶囊这个中医验方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的时候,陆续冒出了一些“排毒二代”“排毒三代”,甚至“排毒四代”的跟风产品,这些跟风产品不仅剽窃和盗用排毒理论,而且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不是认真做好自己的产品,而是选择了一些卑劣手段,子虚乌有地抵毁排毒养颜胶囊。为此,这些人昧着良心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抵毁排毒养颜胶囊的文章,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诽谤排毒养颜胶囊的卑劣行动。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风行全国的“某株口服液”,就是在这样的中伤风波中销声匿迹了,还有“某某牦牛壮骨粉”等,举不胜举。但是,排毒养颜胶囊历经了十四年的风雨,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行业销售的龙头。倒是那些不断自我吹嘘和自我标榜的“二代排毒”“三代排毒”甚至“四代排毒”,一个个却在谎言中不见了踪影。

  这一切说明了什么?消费者心中有杆称,时间和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这也正应验了一句古话——“真金不怕火炼”。

  总之,十四年对于排毒养颜胶囊而言,是靠实实在在的产品品质成就精彩、赢得人心的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精妙的组方配伍,严格的原料选购,科学的生产流程和全面的品质控制体系保障下,排毒养颜胶囊将赢得人们更广泛、更长久的信赖,一定会成为畅销百年的大品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