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苏州博物馆藏史前陶玉器

(2017-03-21 16:06:38)
标签:

转载

分类: 旅游

苏州,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集中分布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绵延不绝数千年,成熟的稻作农业,先进的制陶、治玉工艺,尤其是发达的“玉礼器”体系,始终是中国文明进程中极为光彩夺目的亮丽风景。

 

黑皮陶宽把壶

http://s4/middle/49f63f58ta2f89cc681b3&690&690
良渚文化
绰墩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造型似鸟,鸭嘴形流上翘,内壁刻一组鸟纹,呈飞翔状,壶背扁薄的宽把上饰四十二条直条纹,系陶土粘上。流口及底部外壁则是用直长的横线和细短的竖线条组合的图案,形似土墙。陶壶通体布满了精细的鸟纹,这种鸟纹曾在浙江余姚良渚遗址、上海福泉山遗址出土的器物上有所发现,但精美程度远不及此。


刻纹黑皮陶罐

http://s15/middle/49f63f58ta2f89ca2491e&690&690


http://s6/middle/49f63f58ta2f89cb2cf55&690&690

崧泽文化
独墅湖遗址出土

原始陶器的表面常刻画出各种符号,显示单个的点、线或圈。这件这些点线或圈组合成简单的图案,以及事或物,后来又逐渐发展成象形文字,成为汉语文字的原始形状。这两件文物于2001年11月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遗址出土,黑皮乌黑发亮,用圆、弧线和三角形构成图案,均匀分布在器身周围,上下以斜纹相隔,是距今5000年以前,吴地先民所创造的生活用具。


飞禽纹黑皮陶贯耳壶

http://s8/middle/49f63f58ta2f89ca74b07&690&690

良渚文化
太史淀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颈、腹部浅刻飞禽纹饰,排列有序。吴越先民崇拜鸟类,以此为图腾,是先祖图腾崇拜的原始记录。
泥质灰胎黑皮陶,黝黑闪亮,轮制成形,器表里平行密集的轮纹清晰可见,其制作工艺、造型特点为良渚文化所特有。


陶豆

http://s6/middle/49f63f58t76b27614fb05&690&690
崧泽文化
绰墩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泥质灰陶,饰二道凹弦纹和三组镂孔,镂孔以三个小圆圈加一个三角形组合为一组图案。它器形流畅均称,比例协调。下部高度与陶豆的整体高度之比等于0.606,很接近黄金分割点,倍感美观大方,高贵典雅。


黑皮陶盉

http://s3/middle/49f63f58ta2f89cdcdcb2&690&690
崧泽文化
绰墩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酒器。史前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饮酒不是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而是一种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享受。陶盉“为器虽小,而在礼大”。五千年前相对富裕的人生前以拥有酒器为荣,死后作随葬物,以期待来世也能享用甘露。

 

玉钺

http://s3/middle/49f63f58ta2f89d305c32&690&690

http://s2/middle/49f63f58ta2f89cfde9e1&690&690
良渚文化
少卿山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两件玉钺皆玉质晶莹,富有透感。琢磨精致,通体抛光。体扁薄呈长方型,上端较窄,狐刃未开刃口,上部中间有对钻小圆孔,皆留有锯切弧线痕。
钺是原始社会掌握王权、神权、军权的巫师所使用的礼器。良渚文化的钺有石钺和玉钺两种,玉钺更为稀少珍贵。


玉璧

http://s13/middle/49f63f58ta2f89d1da27c&690&690

http://s12/middle/49f63f58ta2f89d386f7b&690&690
良渚文化

扁平圆形,中有两面对钻的圆孔,孔壁有旋纹及台痕。整器不圆整,厚薄不一,器表琢磨光滑。
《周礼》上有“苍璧礼天”,“璧琮以敛尸”的记载。这件玉璧是五千年前的珍品,也是良渚文化的典型礼器。


玉琮

http://s1/middle/49f63f58ta2f89d4fcf30&690&690
良渚文化
绰墩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位于太湖流域的昆山,已出土了五件形制不同、尺寸各异的玉琮,其中昆山千灯少卿山遗址出土的这件玉琮,更以其端庄的造型,绝美的玉质和精湛的制作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它外方内圆,是“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也是原始宗教祭祀用的礼器,随葬入墓,镇墓压胜,趋吉避凶。


玉串饰

http://s2/middle/49f63f58t76b27622b691&690&690

http://s6/middle/49f63f58ta2f89d757bd5&690&690
良渚文化
赵陵山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良渚文化玉器的品种很多,有的是礼玉、有的是佩玉,而在佩挂的玉器中,最诱人的当属由珠、管组串的项链。不规则的管珠之间透穿圆孔,以绳贯连,不失原始粗狂之美,既有装饰作用又贴身,而且寄托着人们避邪消灾的情节。


玉琮

http://s3/middle/49f63f58ta2f89d7934f2&690&690
良渚文化
少卿山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此琮呈深褐色,两端圆,中段为方柱体,分十二节。孔内留有明显对凿痕迹,每节转角处刻有凹形牙状纹饰,在下端起第二、三、四、五、节处一侧凹形纹饰内还刻有一小圆圈,仿佛人眼一般。
琮与璧、圭、璋、璜、琥被称为六种礼器,古人谓之“六瑞”。

 

玉冠形饰

http://s5/middle/49f63f58ta2f89d9a4e64&690&690

http://s6/middle/49f63f58t76b2762f0605&690&690
良渚文化
少卿山遗址出土
昆山市文物管理所藏

 

在所有装饰性玉器中,含有礼仪性象征意义的“玉冠饰”尤为引人注目,且均出土于大墓之中。其墓中分布的位置,大都发现于大墓墓主的头部附近,证明其为贵族阶级的冠饰。良渚冠饰与宗教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原始宗教信仰,主要以祭“天”或“天帝”为重点,先民相信“神”或“仙”是存在于天上,因此“敬天”或“祭天”时,与天上神灵的沟通,必须经由使者来传达神意,“鸟”可自由飞翔,乃神之使者,因此祭祀主祭者,头戴羽冠(象征鸟)以便与神灵沟通,玉冠饰器上的圆孔,乃插羽毛时所使用。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