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黑眼圈治疗-陈医生艾灸疗法
(2009-09-19 20:31:25)
黑眼圈是由于经常熬夜,情绪不稳定,眼部疲劳、衰老,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过于缓慢,眼部皮肤红血球细胞供氧不足,静脉血管中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形成慢性缺氧,血液较暗并形成滞流以及造成眼部色素沉着。
根据一九九二年法国洛昂医师的报告,造成黑眼圈的原因包括下列:
(一) 先天遗传或后天性眼皮色素沉着增加;
(二) 眼皮老化松弛,皮肤皱在一起造成外观肤色加深;
(三) 眼袋出现造成阴影;
(四) 眼眶内下侧凹陷形成泪沟(naso-jugal groove)进而形成阴影;
(五) 眼皮静脉血流滞留造成皮肤眼色加深,这个其实是重点。
中医学认为:色黑入肾,因此不少人以为眼圈黑与肾有关,是肾虚的表现。诚然,在临床中确有因肾虚而致眼圈发黑的患者,然而,眼圈发黑未必人人都是肾虚。
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或化妆品颗粒潜入眼皮,以及眼睑受伤引起皮下渗血,都能导致眼周皮肤代谢功能失调,使色素沉积于眼圈。而眼窝或眼睑处静脉曲张或长期眼睑水肿,致使静脉血管阻塞,也能形成眼圈发黑。
眼圈发黑还有可能是一些妇科疾病的信号。有的妇女早起时发现自己的眼圈发黑,经久不消,这很可能是由痛经或月经不调引起的。祖国医学认为,痛经或月经不调多因情志不遂、忧思悲怒、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所致,或由起居不慎、经期感受风寒湿冷引起。而黑眼圈正是气血运行受阻在面部的表现。经血量过多或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女性,也易出现黑眼圈。
一些慢性病也有可能导致出现黑眼圈。如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黑眼圈往往难以消退。慢性胃炎反复发作,引起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者,眼圈也常常发黑。此外,动脉硬化、更年期综合征、大病之后体质虚弱、肾炎、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甲状腺功能减退、柯兴氏综合征等都会造成眼周微循环障碍,以致瘀血阻滞,引起眼圈发黑。
陈医生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采用艾灸疗法从根本上治疗黑眼圈。
艾灸法又名灸疗。它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黄帝内经》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亦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肾水不足、虚火上炎、房事过度或产后失调,都会导致黑眼圈的形成。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补虚润肤、化淤痛络,是消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下面是灸疗除黑眼圈的取穴方法:
1、水分:
定位:脐上1寸。
主治:可以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用于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和小便不利。
2、脾腧:
可增强肌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新陈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的加快和造血机能的提高。同时对腹胀、便血、哎吐、水肿等有效。
定位:第九胸椎棘突下,各旁开1.5寸。
3、三阴交:
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作用,是女性的常用穴,对月经不调、带下、不孕、遗精、阳痿等有效。
定位:在内踝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
4、肾腧: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内分泌失调而造成的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腰痛、遗尿,遗精,白带,水肿、耳鸣等。
5、足三里
定位:正坐屈膝,穴在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
功用:补气行气,调理脾胃,疏通经络,清理水湿。
操作:用艾灸条或艾绒作用在以上穴位上,艾灸时间:15-30分钟/次,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
陈医生办公地址:太原市旱西关北二条16号建杰诊所
生活理念:要诚恳,专心为您的健康着想
核心理念:诚信为本
人人健康
办公电话:0351-3586500
短信咨询:13007025068
治疗特色:中医、经络埋线、针灸、刺络拔罐、艾灸。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