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补脾肾,艾灼第一:提出“人以脾为母,以肾为根”;“脾为五脏之母,肾为一身之根”;“脾肾为人一身之根蒂”。因而特别注重温补脾肾之阳。陈氏强调治病以“灼艾第一”。他说:“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菜”;“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世有百余种大病,不用灸艾丹药,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陈氏认为“非寻常药饵所能救,”需用灸法取效。对于“肺伤寒”,也“非药可疗”,宜用灸法。陈氏重灸,从理论到实践,从预防保健到临床治疗,都反映了“灼艾第一”的思想。
陈氏认为只要是肾阳不足证,均可用灸。《本事方》云:“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此证再用玉真丸的同时,还要灸关元百壮,以加强温补肾阳的作用。
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衰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生,故十分重视脾胃气。在治疗时除运用补中益气升阳等方药外,常施灸法,辅助药物之不及。《卫生保健》指出:灸气海以生发元气、滋荣百脉;灸胃募中脘以助胃气,引清气上行;灸胃之合穴足三里亦助胃气,又引气下行。三穴配伍,共奏温养脾胃,强壮补虚,升提中气,调和阴阳之功,是统治脾胃气虚的良方。如:“胃中有热治验”记载:健康道按察副使奥屯周卿子,年二十有三,至元戊寅三月间,并发热,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卧盗汗,大便溏多,肠鸣,不思饮食,舌不知味,懒言语,时来时去,约半载余,请予治之。经灸中脘、气海、足三里,佐以甘温之品而收效。
艾灸的作用与保健:
1、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2、扶阳固脱,升阳举陷: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伤寒论》也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故临床上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等病症均可用艾灸疗法来治疗。
3、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除了治疗作用外,还具有预防疾病,保健延年的功效。《黄帝内经》中提出“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针灸大成》中也认为艾灸能预防中风,现代研究也证明是有效的。《扁鹊心书》中提出,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等穴,能延年益寿,民间亦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之说;现代研究也表明,艾灸确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达到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功效。
太原陈医生愿为各位提供艾灸保健方案。
陈医生办公地址:太原市旱西关北二条16号建杰诊所
生活理念:要诚恳,专心为您的健康着想
核心理念:诚信为本
人人健康
办公电话:0351-3586500
短信咨询:13007025068
治疗特色:中医、经络埋线、针灸、刺络拔罐、艾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