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治疗
一、毫针疗法(疼痛较重行走不便可用此疗法辅助)
取穴:患侧腰脊4、骶脊2、秩边、环跳、殷门、阳陵泉、承山、昆仑。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用50一60毫米长毫针,根据部位肌肉多少用针长短,在上穴位进针得气,以提
插捻转手法,平补平泻。
二、电仪疗法(疼痛较重行走不便可用此疗法辅助)
取穴:患侧腰脊4一秩边;骶脊2一环跳;殷门一阳陵泉;承山一昆仑。
操作:用C6805治疗仪,正负极线夹,分别接在腰脊4与秩边,骶脊2与环跳,殷门与阳陵泉,承山与昆仑。用连续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通电15分钟。
三、刺络拔罐法
取穴:患侧腰脊4、骶脊2、秩边、环跳、承扶、殷门。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腰脊4、骶脊2快速点刺后各拔一罐,每罐取血3毫升左右;其它穴位刺络拔罐,每罐取血2毫升左右。
四、埋线疗法
方1、取穴:患侧腰脊4、骶脊2、秩边、环跳、殷门、阳陵泉、承山、昆仑。
操作:用12号注线针,1号羊肠线,腰脊4用线4厘米长,由腰脊5下,脊旁开8分斜刺进针透腰脊3;骶脊2用线4厘米长,由骶脊3脊旁开8分斜刺进针透骶脊1;秩边用线4厘米长,穴位下0.6斜刺进针;环跳用线4厘米长,直刺进针;殷门用线3厘米长,直刺进针;阳陵泉、承山各用线3厘米长,直刺进针;昆仑用线2.5厘米长,直刺进针。埋线前局部严格消毒,出针后针口用消毒药棉胶布固定。
第二次治疗
一、刺络拔罐法
取穴:患侧大肠俞、关元俞、中膂俞、环跳、风市、委中。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肠俞、关元俞、中膂俞、环跳、风市、委中,快速点刺后拔罐,每罐取血1一2毫升左右。
二、埋线疗法
方2、取穴:患侧大肠俞、小肠俞、中膂俞、环跳、承扶、委中、风市、悬钟。操作:用12号注线针,1号羊肠线,大肠俞用线4厘米长,由关元俞斜刺进针透气海;小肠俞用线4厘米长,由膀胱俞斜刺进针透关元俞;中膂俞用线4厘米长,由白环俞斜刺进针透膀胱俞;环跳用线4厘米长,直刺进针;承扶用线3厘米长,直刺进针;委中用线2.5厘米长,直刺进针;风市、悬钟各用线3厘米长,直刺进针。埋线前局部严格消毒,出针后针口用消毒药棉贴胶布固定。 第二次治疗以后根据症状配穴,在第一、二次治疗上交替使用,10—15天埋线一次,3次一疗程。
治疗要点:
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重在辨症,掌握疼痛路线,找准腰、骶椎病源,等腰骶椎病变,如L3、4、5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等病变或骶1、2椎病变,压迫神经导致坐骨神经痛,那L3、4、5椎就是病根,也就是本病的重要穴治疗之一。
一,如疼痛路线 由大转子骨疼痛放射到腹股沟大腿内侧向下延伸,取穴配穴如急脉、阴廉、阴包、髀关等进行埋线治疗,定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典型病例】
王××,男,52岁,患坐骨神经痛四年,自诉CT检查L3、4、5椎骨质增生,压迫神经,导致坐骨神经痛,左侧大转子骨向下大腿后侧至下腿后外侧,至外踝周围,疼痛麻木。埋线前曾做牵引两个月,未见疗效,而且每晚疼痛加剧,来我处以埋线治疗一次,疼痛消失,经第二次治疗后一切症状消失,病获痊愈。两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陈医生办公地址:太原市旱西关北二条16号建杰诊所
办公电话:0351-35865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