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省太原市陈医生艾灸疗法保健

(2009-02-16 18:09:30)
标签:

保健

养生

艾灸

艾条

陈医生

太原市

    艾灸养生保健及防病治病的原理包括了调节人体阴阳、调和人体气血、温通人体经络、扶正祛邪等。祖国医学认为:依据中医的阴阳理论,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就能保持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艾灸可以调节人体阴阳,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起到养生保健作用,对于阴阳失衡的病患者,艾灸可以使其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从中医的气血理论来看,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机能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依据中医的经络理论,人体经络是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物质之输布。如果遭遇寒湿等病邪的侵犯,人体经络往往会遭受闭阻,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借助其药物和温热作用,温暖肌肤经脉,以活血通络,因此能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另外,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人的免疫功能正常,则抵抗力强,疾病便不易产生。艾灸通过对大椎、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的正气,增强人防病治病的能力。中医认为,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养生作用。无论是调节阴阳、调和气血,还是温通经络,扶正祛邪,都可以帮助人体保持机能的正常,起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现代及临床实验研究也都证实了艾灸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在对犬的足三里施灸时,发现犬的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双向调节性改变。艾灸犬的足三里、脾俞、曲池穴,可以分别引起胃的收缩和弛缓两种不同的效应。灸神阙可以使小肠推进运动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小肠内容物的推进速度减慢,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艾灸对胃液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对胆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艾灸对循环系统也有促进作用:灸天突,百会穴后,可以起到扩张脑部血管,改善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凝聚。艾灸足三里可使纤维蛋白元明显下降。艾灸不仅使施灸部位灼热温暖,局部血容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且可以改变全身的情况。而艾灸对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艾灸大椎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大椎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艾灸后,可使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的T淋巴细胞(TC)和B淋巴细胞(BC)增加明显,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艾灸养生的常用方法

传统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便于群众掌握的有以下几种:

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艾条(叫做清艾条,市面上一般中药店就有售),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选取好的的位上熏灸的方法。如果使用的是在艾绒中加入了性温芳香等药物制成艾条(药艾条),再进行熏灸,这样的方法则叫做药条灸。艾条灸的方法又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等。这里主要介绍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3cm,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悬起灸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等。

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以局部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本法适用于寒证、虚寒证、虚弱症等多种病症,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养生保健灸方法。

雀啄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施灸的穴位上,一上一下连续如同鸟雀啄食一样,而不是把点燃的艾条固定于施灸部位相对稳定的距离上。本法一般用于昏厥的急救以及一些小儿的疾患。

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的皮肤约3cm处,在以穴位为中心3-5cm直径的范围内,顺时针方向,回旋往复熏灸,如画圈一样。本艾灸适用于寒证、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某些皮肤病的治疗等。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先以艾绒以食指、中指及大拇指,抓取少量艾绒,制成艾柱,在选取的穴位表面皮肤加上药物,如蒜片或生姜片等,再将艾柱置于蒜片或生姜片上(艾绒不直接置于皮肤上),点燃艾炷的顶端进新改旧的方法。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艾灸: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祖国医学认为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艾灸养生的禁忌与注意

艾灸除了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以外,只要认真按照施灸原则和操作规程要求,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当然,和其它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一样,在进行艾灸保健时也有禁忌和注意事项。肖少卿教授说:由于艾灸是以火熏灸,施灸不当,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方面,施灸的过程中可能会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甚至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这些禁忌主要包括: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能直接灸,以防形成疤痕,影响美观。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能灸。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能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能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醉酒、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者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在进行艾灸养生保健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另外可能引起局部痛觉降低而被烫伤,如果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疱,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要注意防止感染,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和体位舒适,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自己没有把握找准穴位,可请当地医生以墨标准)以保证灸治的效果。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使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谨慎,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并注意检查艾条有未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的体表部位,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注意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洁净。

5)如果使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施灸,注意施灸距离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这样,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
的顺序进行。

7)施灸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艾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8)一般不要在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

9)注意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甚至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令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养生保健灸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

   陈医生办公地址:太原市旱西关北二条16号建杰诊所

         生活理念:要诚恳,专心为您的健康着想

         核心理念:诚信为本  人人健康

         办公电话:0351-35865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