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教学整改措施
(2008-10-24 14:32:0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教育随笔 |
初二语文备课组月考质量分析后的改进措施
一、基础知识的措施
(一)多读
1、课前读
2、课上读:
(二)多看
(1)看文章(2)看笔记(3)看资料
(三)多记
(1)动笔记,将知识落到书上,纸上,做到有本可查。
(四)多背
(1)背必背的文段,理解背。
(2)背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看后要关上书默背。
(五)多练
(1)多联系基础方面的习题。(2)多联系易错、教难的习题。
(六)多写
有许多学生翻开书什么都知道,关上书就不一定了,动笔写就更吃力了,只有把秒年个个微秒年知识落到笔头上才行。
(七)多归纳总结
二、阅读的基本技巧——以记叙文阅读为例
(一).读懂主旨(最关键)
①.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态……时间,地点等)②.侧面描写③.景物描写
2.快速把握情节。
根据提示(已知内容),推未知内容。可由开头或结尾下手。
3.快速概括文章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什么人因为什么原因做了什么事?
(二).读懂题意
读懂了阅读材料后,学生还需读懂题目的意思。它问的是什么?从什么角度问的?题目中蕴涵着哪些考点?读懂了题意,才能正确回答。
1.审读题干的语言。抓关键词,怎样在全文中表现具体的内容
2.关注题目的考点。
3.留心分值的设置。
(三)、平时多定时、定量强化训练。
(四)、在练习时,教师先结合近几年的中考题和新动向,要精选材料。
三、如何教好文言文
文言文,在考试时总是分数距离较为悬殊的一块。如何教好文言文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首先,阐述诵读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培养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其次,在教学上实行一个转变、三个转移: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练习诵读为主;把立足点从讲翻译,看译文、谈语法、做归纳转移到指导诵读上来;把实词义项与虚词用法意义的归纳转移到例句诵读、读颂上来;把重点句式的分析转移到有代表性句式的诵读和背诵上来。突出诵读方面的训练,将培养兴趣,指导朗读方法以及试题演练相结合。最终实现以读懂为目的,以自主设计问题为深化,以主动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文言文教学新模式。
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读”字当先.
首先,阐述诵读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培养学生自觉诵读的习惯,为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其具体做法是:
1.综合运用各种读法,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
2.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通过老师的范读,且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朗朗上口。
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
二、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1. 教会学生文言文的翻译:
①指导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弄通大意,规范语言
②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多。诸如保留、替换、删减、增加、调整等等。
③要求学生看懂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语言环境,用今天的话说出文言文一字一句的意思,还有不懂的地方,由教师答疑点拨。在此基础上,用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课文的目的。
2.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其具体做法是:分组归类,记好笔记,字字落实到位。
三.定时背诵,反复检测:
四、二年级作文缺失概要的整理措施
(一).作文评改标准:
1.内容:(所占比例70℅)
文意
2.表达:(所占比例30℅)
文体
(二).月考作文概要:
1.内容太过普通,大部分作文的情感平淡、缺乏功名之处。命题立意时角度呆板,中心不够明确。
2.表达失于于平铺直叙,文体构思几乎绝迹,语言的准确、流畅尚有距离,另外,学生们的书写大部分存在凌乱、不工整的缺点。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写作训练,开试力求变化,如定时作文,片段描写,精美开头训练,结尾的练习,每日一记等。
2.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使学生能阅读更多构思精巧、立意深远的文例,达到“它山之石”的功效,灵活运用《启航》、周报以及经典杂志中的阅读资料。
3.强调书写的重要性,提出训练建议,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布置相应的书写训练,力求使学生的书写工整规范。
初二语文备课组
二OO八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