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 下场实践很重要

平日里工作确实比较忙,当然是忙高尔夫。不过,忙得不是那么清晰。高尔夫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对这项运动的领悟,在很多时候我们是欠缺的。想要了解一件事情,首先要做的是要走近它。打好高尔夫,先要握住球杆。做好高尔夫的工作,先要参与到高尔夫中。
在与高尔夫接触的工作中,我有很多的感想,有很多冲动的想法希望要写下来。然而,在有时间的时候,我却宁愿是喜欢懒懒地躺在床上沉思,或是追潮般地看看最新流行的电影,偶尔去看看张小娴那些让人腻歪却能深入人心的“情感语录”。让激动的想法和感慨在心底泛滥之后沉默。
接触高尔夫三年,总感觉又熟悉又陌生。像天天生活在一起的朋友,却又像在眼前割了一层纱。过去一年打了七八场球后,感受特别深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无论是做一个球员,还是行业相关的高尔夫人,对我们都有很高的要求。你需要了解渗透高尔夫的文化、礼仪和历史渊源,需要融入现代世界与最尖端、最前沿技术同行;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产业发展;需要在绿色高尔夫球场挥杆领悟运动的精髓,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打球过程中需要用心体会。
只有打球才能真正理解高尔夫,不参与其中,就无法真正理解高尔夫的精髓,新闻报道中写出的文字也只是空洞的纸上谈兵。过去,每一场球都是一次特别经历,都有不同的收获。打球的过程中,我渐渐理解了“杂念”对球员一杆和一场球的影响,心情无法安静究竟是糟糕到何种程度的状况,理解了球手在比赛中对安静环境的渴望。体会了应对球场策略的抉择、出现失误和错失推杆时起伏的心态,以及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和面对成功近在咫尺的紧张情绪。也真正理解了“一场高尔夫球就是一次人生”的道理。
另外,在高尔夫中还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譬如高尔夫案例,球场碰到状况如何选择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处理方式,对一场球和一场赛事如何做好赛前的攻守策略,考虑到那些条件等等,这些在别人的言语或文字中是无法完全理解。
就像是每场比赛之前,主办方都会安排练习日,通过实践让球手了解球场的状况、制定应对策略。比赛中,熟悉球场的球手打起来会心中有底,相对占据一些优势。现场报道中,挺别人描述不如现场真切地见证。
实践见真知,参与其中去探索才能透彻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