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观者的决策更加准确

(2010-01-20 12:28:59)
标签:

心理学

心理

家居

家庭

生活

杂谈

休闲

婚姻

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

财经

爱情

it

健康

悲观者的决策更加准确
 
“如果你认为自己每次都会赢,那你只会失望。如果你小心翼翼,并且做了该做的事情,就会意外地获得正面结果。”英国最著名的赛马训练师纳特如是说,他更相信悲观。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的一项研究与纳特的观点不谋而合,心理学家发现,在职场中,悲观一点好处多多。


  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或多或少持有悲观心态的人士。小尹就是这样的人,他最看不惯危机四伏时,上司摆出一副“我自岿然不动”的架势。“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不会将形势看得那么乐观,总会预想事情进展到某种程度就可能出现某些问题,或者我们可能完不成业绩。”小尹说,同事私下叫他“悲观主义者”。

 

  事实上,所谓的悲观主义者并非人们想象中那样消极。悲观的情绪很可能比乐观主义更具适应性。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对类似赌博实验的成功概率进行预测时,悲观者预测的数据较之乐观者要准确得多。因此,悲观者更有可能做出正确决策。

 

  悲观情绪之所以具有适应性,是因为他们对压力和危机更敏感,因而常常会未雨绸缪。在优胜劣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危机感是人类以及其他动物赖以生存的心理基础。它能帮助人们调动身体和心理的能量,赢得较高的绩效。

 

  同时,悲观者对挫折有所预期,更易于积极应对。相对而言,盲目乐观者很容易在危机来临之前高枕无忧;当危机到来时,他们就只好如寒号鸟一般,只剩下念叨“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而等到危机过后,盲目乐观者就难以从中吸取教训。与此相反,悲观者对过去的痛苦往往有着更深刻的记忆,也因此反易于从挫折中获得成长。

 

  不过,悲观必须要适度。过度悲观者将未来视为危机四伏的不归路,判断力又走向了盲目的另一端,他们觉得一切行动都于事无补,因而可能消极应付。而且持续的悲观,也会使得能量大量消耗。在职场上把弦绷得很紧的人,最好能够在工作以外,找到自己完全放松的港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