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心二用是人类的本能?

(2010-01-18 11:28:57)
标签:

流感

房价

蚁族

2012

大雪

创业板

男篮

周迅

医疗费

余秋雨

李连杰

情感

两性

健康

一心二用是人类的本能?

 

  “一心不可二用”,这似乎是一句再OUT不过的老话了!

 

  当领导“高高在上”训话时,千万别跟我说:你的思想没开小差,你没有偷偷在MSN上和损友聊得不亦乐乎!部门会议上别人发言时,你貌似神情严肃地记录工作内容,其实呢,却忙着在开心网上种地偷菜!

 

  你一定说了,在数字化环境下泡大的人,谁不是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的呢?谁不希望把时间掰成两半来使用呢?哪个傻宝宝喜欢在无聊中浪费生命?尤其是像现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年头,哲人大叔早说了:浪费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那么,一心多用到底好不好呢?三心二意的你真的提高效率了吗?


   一心二用人类的本能?

  《美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发表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Eyal Ophir和社会学家Clifford Nass及其团队为回答这个问题而设计的一些实验的结果。

 

  他们找了约100位大学生,将他们分为习惯于“多任务处理”(即一心多用)的A组和不太习惯多任务处理的B组。研究人员给与A组受试者的任务是同时应付五六种信息输入,例如,在电脑屏幕上开好几个聊天窗口。两组人员都参加了四种在计算机上进行的测试,看看他们能否在让人分心的信息干扰下识别出有关信息。需要强调的是:两组受试者的认知能力与个性特征并无显著差异。

 

  这些实验表明,长期一心多用者更容易受到无关刺激物的干扰。比如,对于“屏幕上现在显示的字母是否与此前显示过的第三个或第四个字母是一样的?”这个问题,他们较容易出错。

 

  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做转换测试(例如,奇数还是偶数?元音还是辅音?)的速度也比较慢。他们似乎不愿意“忘记”在完成前一任务时所获得的知识而从头再来。

 

  迄今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认知状况不适于同时处理多任务。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总惦记着一心多用呢?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给出了假设。

 

  一种假设是:一心多用者习惯于信息的入侵,他们觉得,任何信息输入都是相关输入。

 

  另一种好像更接近人性:在营养不足的环境下,人们就会沉迷于甜食和油腻食品,因为这些食品带来更多的热量。可是,食物供应大大丰富后,还是有人嗜甜、嗜油。依此类推,在信息缺乏的环境下,人们会对所有信息高度敏感,不放过一丝信息。在信息冗余的环境下,仍有人保留着嗜好信息的习惯,就像嗜好甜食与油腻食品一样。于是,在食品缺乏与信息缺乏的世界里可能带来竞争优势的习惯,在食品充裕与信息充裕的世界里却带来了竞争劣势。

 

  鸡贼,才一心二用?

  老话总是说:一心不可以二用,可现代人早把这句话从字典里驱逐出境:对异性,花言巧语加劈腿;对单位,私心杂念小算计;对别人,自我保护留心眼……鸡贼点的人早总结过了:直肠子,在现代社会压根混不下去呀!

 

  知道为什么吃西餐的时候,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吗?那就是让你沉醉在音乐里慢慢享用美食,这种一心二用绝对享受;OFFICE电梯里的VIDEO上总播着广告,其实也不坏,等待的时间里经受片刻消费品的诱惑,办公室的空间里也不总是那么沉闷。可见这个社会一心二用可谓无处不在,可是关于到底我们能不能一心二用,科学家还在锲而不舍争论着。

 

  心理学家认为,大脑有两个不同的区域,一个是后侧前额脑皮层,一个是上中额脑皮层。这两个区域之间有一个“关卡”,这就是所谓的“瓶颈”。因为这个瓶颈,才出现了以下情形。当你正忙着玩游戏机时,你的LOVER问“晚上吃什么”。此时你的大脑通常会有两个反应。一个反应很可能是停滞不前。如果提出这一问题的时候,你恰好正在游戏机上通关,那么晚餐吃什么还没有答案。此时,十有八九,两件事情都会停下来。另一个情形是,如果提出问题的时候,你的GAME已经通关,你就会立即就晚餐问题给出答案。于是我们得出结论,两件事情不可同时开始,但是一先一后则没有问题。

 

  不过,对“瓶颈”问题也有提出相反看法的。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心理学教授胡安·博特利亚认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协调工作时间。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戴维·迈耶也不认为大脑存在“瓶颈”。他说,我们之所以能将一部分工作推迟完成皆因我们的大脑具备制订优先战略的能力。迈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充分的实践,一些人是可以同时完成两项工作的,然而有些人有这种能力,有些人没有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差异。有些人的大脑很“谨慎”,有些人的大脑却很“大胆”。换句话说,有些人敢于“一心二用”,有些人则没有这个胆量。


   
向名人偷师 一心二用 的窍门
   
很多人认为一心二用不如一心一用,例证是很少有人能够在同一时间内把两件事情都做得很好。没错,一心二用也要有适用环境。

 

  很多中外名人、伟人都是一心二用的能手。罗斯福总统是个大忙人,他在白宫理发的时候,总是一面刮脸,一面指导着会议。著名传记作家爱米尔·路特维虚不愿放弃每一次灵感到来的机会,在他镜子旁边的旋转椅上放着备忘录,他一面刮胡子,一面把想起的句子写在本子上。

 

  想想看,当你走路、散步或跑步的时候,你难免会若有所思。很多人抽烟,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你瞧,无意中你已经使用了一心二用的方法。发现窍门了吧?我们下意识的一心二用时,几乎都是一件事是以体力为主的劳动,而另一件则以脑力为主。进行体力劳动时,你可以同时来点脑力劳动,在进行脑力劳动时,你也可以做体力劳动,两者结合,非但不会互相冲突,而且还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至于有些人认为两件事很难协调起来做,这主要是因为训练不够的缘故。如果训练久了,成为一种习惯,那做起来就顺手多了。你可以训练自己在健走时进行写作构思,回家后再迅速将刚刚那些灵感的火花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渐成习惯,说不定有一天你会发现,每次外出散步时你的灵感都会源源不断。

 

  当然,一心二用并不总是灵丹妙药。当你所进行的体力活动强度已经高到你疲惫不堪时,就不要再去尝试脑力劳动,当你从事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时,要不要还兼顾其他体力劳动,也需要慎重,因为这种时候,最需要的是一心一意,高度集中注意力。否则,别说是两件事,就连一件事你也搞不掂!

 

  喝茶有助于 一心二用

  英国威尔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喝茶有助于集中精神,在同时做两件事时尤其有效。

 

  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受试者在每半秒钟里必须从电视屏幕上的一长串字里挑出两个字母,结果是喝了不加糖的两杯茶的人表现胜于什么都不喝的人。实验结果还显示,喝茶者的工作表现胜过喝咖啡饮料的人。从事这项实验的心理学教授夏皮洛说,喝茶似乎可以增进人们连续处理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增进处理两件事的能力。但这个效果是因为什么引起还不得而知。这位教授认为,茶里可能含有某些成分,可以帮助脑部重作“部署”,由一个工作进行到另一个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