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频繁受伤影响骨骼发育 (图文)
标签:
健康 |
专家提醒:青少年骨骼尚未发育成熟,频频打球受伤或影响骨骼生长
篮球是当今中学和大学男生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不仅是在校园,就是在很多街道和单位的篮球场上,也随处可见篮球爱好者。随着NBA比赛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报道和转播,篮球爱好者也越来越多。电视上球星们花哨的技术动作让人眼花缭乱,球迷自己在篮球场上也忍不住跃跃欲试。比赛前训练热身不足、比赛中动作不规范、盲目模仿高难度技术动作等等,使得比赛后一瘸一拐甚至是打着石膏夹板的同学屡见不鲜。专家提醒,毕竟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性竞赛项目,在日益普及的同时,还需加强对青少年篮球运动损伤的关注和预防。
|
|
|
| 投篮时,起跳后落地不稳最容易导致踝关节扭伤。 |
受伤篇
青少年伤及骨骺可引起肢体生长障碍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外科副主任医师、运动医学博士王文介绍,随着NBA比赛转播的增多和报道的日益频繁,不少篮球迷已经不满足对着电视评头品足,自己在球场上也要实践一番。转身后仰投篮、空中接力、扣篮、盖帽……这些球场上高难度的技术动作让球星们演绎得出神入化,可对于那些训练不够、身体条件不到位的爱好者来说,模仿起来往往不是那么一回事。事实上,即使那些经常打篮球的人,也经常一瘸一拐地走下篮球场,需要去医院处理。
|
|
运动伤及骨骺影响骨骼发育
篮球运动的主体是青少年,尤其需要加强对这部分人篮球运动损伤的关注和预防。专家指出,在22~25岁之后,男子的骨骼才基本发育成熟,而大中学生最喜欢运动的时候,恰恰在这个阶段之前。经常打篮球,对骨骼成长自然有好处,但是一旦发生严重的扭伤戳伤,则对青少年骨骼发育不利。“骨骺是长新骨的地方,多在关节附近,是出生后在不同的时间内出现的二次骨化中心,也是骨骼的最薄弱和最易骨折的部位。一旦运动伤及骨骺,可引起关节畸形或肢体的生长障碍。”
有一所中学做过一项统计,在该校初二年级200多名男生中,有近九成学生表示比较喜欢篮球运动,与此同时,有65%的学生表示在打篮球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损伤。这其中,除了一般性的皮肤擦伤外,以手指戳伤、膝踝扭伤最为常见。王文表示,从门诊接待的病人来看,也明显表现出这种趋势。
灌篮高手当心“篮球指”
“和‘足球踝’差不多,‘篮球指’是篮球爱好者的‘专利’之一。”王文介绍,初玩篮球的人更容易发生手指移位,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受伤的几率都很大,但一般不像膝踝受伤那么严重,多数休息一周即可。很多球迷由于接球动作不规范,常常会出现手指触球时受到正面、侧面外力冲击,使手指关节向背面或侧面过度屈伸,容易引起脱臼、肌腱撕裂和关节软骨损伤,使手指活动范围受限,部分情况严重时也可能会使手指畸形。
打篮球导致的手指受伤依程度可分五种:一是扭伤,二是脱臼,三是骨折,四是腱断裂,五是挫创伤(皮肤裂开)。若发生扭伤,先要冷敷,待2~3天之后,则在该部位保温同时按摩。发生脱臼时要能忍受疼痛,让医疗人员将手指拉直,恢复原状,然后再进行处置。至于手指严重的戳伤、骨折、 腱断裂则不要乱动,速送医院治疗才是上策。
投篮时“飞”在空中易受伤
此外,打篮球导致的膝盖损伤也很常见。打篮球时,身体姿势经常采取半蹲位,膝关节负荷很大。另外,防守滑步、进攻起动、急停变向、跑动上篮等都对膝关节的冲击较大。膝关节弯曲,小腿突然外旋,或者小腿固定,大腿突然外展,这些时候,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过度牵扯容易发生断裂,甚至累及半月板。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比如转身跳投,如果当时背朝篮板,在跳起双脚离地前就先转体,那么很容易撕裂膝关节韧带,所以做这个动作时,一定要双脚离地之后再转体。膝关节除了易招致急性损伤,过多的深蹲跳、兔跳、滑步练习和对手冲撞,也会导致软骨损伤。
经常玩篮球的人都知道,起跳后落地不稳导致踝关节扭伤在篮球场上再常见不过了。手感来了,一时性起高高跃起,闪过对手封盖投篮,一旦落地时脚踩到不平整的地面或别人脚上,身体失衡,整个体重落到歪曲的脚掌上,脚掌过度内翻或外翻,则会引起踝关节韧带撕裂。“所以,在运动鞋中,篮球鞋的鞋帮算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出于保护踝关节的考虑,在保证踝部最大灵活性的同时,还要兼顾稳定性。”王文补充说。
着装篇
工作装“上阵” 活动受限水平难发挥
篮球装备和其他运动不同,上场的话马虎不得。就篮球鞋而言,除了要求有效保护踝关节,还要有很好的减震作用。不像足球场种有草坪,篮球场一般是橡胶地板,分布最多的露天球场更是清一色的水泥地面。在这样的场地打球,一双好的球鞋是篮球爱好者的最佳装备。除了防滑,球鞋还要有很好的耐久性、支撑性,以及弹跳和减震作用。即使是一般的球鞋,打球时也可以将柔软的海绵或棉花垫在脚跟下,尽量减小反复弹跳引起的强力冲击,运动后再以热敷疗理。如果不加注意,多次练习之后,脚底往往倍觉疼痛,长久可发展成慢性病。
篮球的球衣在诸多运动中是最宽松的,毕竟篮球是一种贴身对抗的激烈运动,对于职业球员来说,手上的拉扯推搡简直就是一项技术活,宽松的球衣既可以保证动作幅度的到位和舒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对手的手上动作。不少上班族,下班路上看到街头篮球,一时手痒难耐,穿着笔挺的西裤衬衫就仓促上阵。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两种后果:或者因为活动限制难以发挥水平,甚至导致受伤;或者蹭破撕裂工作装,尴尬收场。
除此之外,打篮球时适当地带上护腕、护膝、护踝,必要时用胶布对指关节进行加固,可以有效避免关节过伸过屈,同时保护肌腱。当在球场上驰骋时,这些看似细小的运动护具,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大作用。
预防篇
落地不稳不妨来个“驴打滚”
下面提供一些篮球训练和比赛的具体指导:
1.在练习、训练、比赛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如压指、指绕环、压腿、转脚等,使关节灵活,肌肉伸展,增加柔韧性。
2.注意接球规范动作,双手或单手接球时,自然外展约30度~45度,张开,尤其是拇指,应向上而不是来球方向。
3.掌握起跳后落地的正确动作,有意识地将左右脚外展成30度~60度,尽量使双脚掌同时着地。如在落地时感到不稳,应迅速减力缓冲,不要强行站立,甚至可以利用滚翻来减力。
4.球场上不要盲目模仿球星动作,当场边有观战女生时,尤需注意不要忘形。
5.平时可适当训练自己的弹跳能力,如负重起跳、跳绳等,除了对抢篮板有益,此举还可使踝关节周围肌肉得到锻炼,增强踝关节的力量、平衡和协调能力。
6.打篮球时,不少损伤都是与他人身体冲撞所致。平时可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尤其是上下肢、腰腹背部力量的练习,同时在身体对抗中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更要杜绝粗暴动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