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饥饿游戏》擦边伦理片

(2012-07-18 21:27:48)
标签:

杂谈

分类: 品味●赏析

  欧美大片不泛以伦理道德为主线的佳作,《肖申克的救赎》、《飞越疯人院》、《黑天鹅》……,抨击现实社会,反应各种机制的弊端,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带动大众反省,从而使社会机制更健全,民众道德观念得到提升和监督的效果。因此,这类影片不仅得到评委们的高度认同,其高传播率也验证了它们的经典隽永。

  《饥饿游戏》不管从片名还是剧情的主线来看都是一部伦理片的题材。融入了科幻、爱情、游戏等色彩,让这部片显得与众不同,但掺杂的异元素也让整部片诸多地方不严谨,伦理道德上的深刻面展示不足,处于道德边缘挣扎的强烈情感被其他所稀释。《饥饿游戏》的伦理元素主线不明,反而一些赚取情感诉求的辅助戏份攫住主情绪。这第一部看下来,很多观众都沉浸在情感纠葛的漩涡里,至于最主题的违反生存伦理道德的游戏沦落到次要位置,一时半会儿压根儿还想不到它。看完该片,突然不知该如何讨论,批判对象、情绪归向像悬在半空中一样,没有了着陆点。

  我想,这或许是伦理片面临的瓶颈阶段吧,深刻表达的主线不是没有,但迎合大众的观影常态心理,添加入许多情感戏份,七拼八凑拆分重组,空降了许多植入性无说明性桥段,让整个故事的严谨性大打折扣,逻辑性上牵强附会。最终主角们的结局很尴尬,观众们心里也没个谱。

  《饥饿游戏》原著是要探讨人性、生存、道德这类东西,当然一旦涉及到生活,免不得要掺入爱情这个元素,主卖点还是在伦理上。说是要拍出四部来,现在还只是第一部,这第一部也不算短,内容是丰满的,但要抛出的那些纠人心,值得人们深思的东西,渲染的不够到位。

  凯特尼斯扮演的该是勇敢,有主见,有思想,有反叛意识的女孩儿。整部片子也确实在表现她的勇敢,但是,要明白,一个人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变得勇敢和成熟是需要有前期的积累的,人只有经历了什么才能转变的趋于完美。我想原著在这块上不存在这个弊端。影片却不同,这方面交待的不是很充足,里面确实也有很多过往片段,闪过的那些镜头讲述的缘由并不是很清楚,也没有把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经受的苦难,人们最迫切需解决的处境展露出来。142分钟的片子不算短,但剧情还是显得不完整,不得不说这编剧在构景时逻辑把控有些不到位。

  这部片也归属于科幻类型,科技元素很浓烈,科技作为工具在掌控弱势群体的命运,游戏中所有的设置都是人为的,甚或连十二个管辖区的民众都可以虚构,这么高的科技为何不直接去掌控人们的思想呢?饥饿游戏的幕后主使说了一句话:希望----一个比恐惧威力更大的武器,奴役人们的莫不过还是自己的心障,追求一些虚无的东西。如何才能保持永久的和平,一定要用暴力和惩罚才能维持人心的平衡,持续和平的使命吗?

  该片的亮点是在选拔饥饿游戏候选人的阶段,人们的惶恐惊惧,观赏者的变态激动,还有那个浓妆艳抹的主持者所带来的宣传片,那似乎是一个深刻的主题,也是该片所有抉择和规则形成的症结所在。可惜的是前后,辅助这个主题的元素很微弱,表现战争带来的冲突和血腥场面,还有民众的痛不欲生的遗憾和挫败,这些内容在哪儿?

  如果说一定要看完这四部才能严谨和完整,那只能说这样分出来的四小部就不能称之为电影,直接拍连续剧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