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古诗四季歌之《夏之歌》

(2020-11-03 07:18:03)
分类: 只言片语

经典古诗四季歌之《夏之歌》

 

1、《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读:进入夏季,所有的生命都进入了生长旺盛期。诗人选取刚刚露出水面的小荷,并抓拍到一只歇翅在荷尖的蜻蜓,既给出了一幅有树、有水、有小荷、有蜻蜓的极具初夏特征的鲜活的组合画面,也意在言外地道出了只要是美好的新生事物,都会得到关注、欣赏、爱惜、赞美的!

2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摘自谢朓《游东田》诗

解读:这也是一首写暮春初夏的诗,其中对新荷和余花的观察和对比描写,与杨万里的《小池》大异其趣。这两句诗,表现的是初夏的荷之鲜和暮春的花之残,并用游戏的小鱼和离树的飞鸟,使新荷和余花,都生动起来。十个字,十层意思,又有机地组成一个意境,手法高妙,诗中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初夏》

      范成大

清晨出郭更登台,不见余春只么回。桑叶露枝蚕向老,菜花成荚蝶犹来。

解读: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初夏,因此,诗中必须要用具有初夏典型特征的事物来抒发感情。蚕儿已经老了,蚕桑的叶子已经采得差不多,露出了枝条;而菜花也已结出了嫩荚儿,但蝴蝶仍奔着所剩无几的残花飞来。该诗不仅写出了初夏乡村的美好景象,更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生产的熟悉和关爱。

4古诗一首: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交不成。

解读:诗里的,不是指向日葵,而是指锦葵。锦葵夏日开花,很美,很有观赏性。但诗人说的不是锦葵之美,而是以锦葵说事,说你因为喜爱,要采摘锦葵花朵的话,千万不要伤及花根,就像我们交朋友一样,不要嫌恶人家贫穷,那是很伤人自尊的事情。不计较彼此贫富贵贱,志同道合,才是真正的知己、朋友啊。

5、《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解读:这是一首白描乡村四月之诗。绿是蓬勃生长的草木禾苗,是河流、池塘的水面。布谷在细雨中啼叫,农人们却没有时间、精力去倾听,因为农活太多,刚把蚕儿侍弄好,又要插秧了!诗人虽然只是说闲人少,没有直接表明对农民辛劳的同情和敬意,但细心的读者还是能够体味出来的。

6、《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读:这是一首情趣极佳的黄梅雨季的小诗。因为下雨,刺激着青蛙的情欲,所以求偶的蛙声格外多、格外响亮;也因为下雨,干不了什么事,就约朋友晚上来下棋。结果朋友因事失约,百无聊赖的诗人,只好自己独坐在棋盘前,闲敲着棋子,可能由于心情不佳,用力大了点,把灯花都震落了。

7、《西江月》(片段)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解读:这是写夏至以后的词句,因为到了夏至蝉才出土。明月别枝惊鹊,应是从王维的月出惊山鸟的诗句化来。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词人,即使在描写这样的美丽的夏夜小情景中,也特别留意和突出说丰年的细节,盼望人民生活富裕的心情溢于言表,让读者既领略了诗意之美,也感动于词人的博大胸怀。

8、《古风》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读: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名诗。虽然明白如话,却说出了千古不易的生活常识和感恩之心、节俭之意,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诗人自己并不是农民,曾官至宰相。这是他早期的诗,他后来做了大官,思想就渐渐地变得庸俗,远离了民众、民生,更关心、更炫耀自己的才华和势位荣宠了。

9、《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解读:这是状写夏天之云的名篇。那云儿,千形万象,映水藏山,好看是好看,但就是不下雨!而无限禾苗,正因为长久干旱,就要全部枯死,可那云儿,还在悠闲地花样百出地变幻着自己的形象,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还在不停地作秀,这怎能不让诗人怒火满腔,无情地加以讽刺和鞭挞呢?!

10、《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一两声。

解读:天气炎热,能在深院里,铺一张清爽的凉席午睡一会儿,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还能瞥见门帘外盛开着的榴花呢!但这午睡,却被流莺的叫声惊醒了,可诗人不但不埋怨,反而有一点小得意、小欣赏,真是难得的夏日情趣。愚蠢的人在生活中自寻烦恼,聪明的人在生活中自寻快乐。

11、《绝句》

           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解读:这是一首反映煎盐老工人的劳苦之诗。烈日炎炎,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躲进屋子里或树阴下纳凉,但对于煎盐的老工人来说,能离开煎盐的熊熊炉火,走到烈日下呆一会儿,就是偷闲乘凉了!诗用逆反手法,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地表达出诗人的人文关怀,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12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摘自陆机《猛虎行》

解读:这也是一首涉及暑热乘凉的诗,虽然乘凉并非此诗本意,但却以此表白了诗人孤直不屈、自尊高洁的志士情怀。盗泉之水未必不清甜,恶木之阴未必不凉爽,但因以、以而得名,诗人就是再渴、再热,也是绝不会妥协屈就的!人们常说的诗言志,此诗便是最好的例证!

13、《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读: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诗。前两行其实是唬人的诗句,说了等于没说,不独是六月,哪一个月的西湖风光不是自有特色、与众不同的呢?诗人之所以要说这样的废话,不过是作一个铺垫,来强调六月荷花的别样”——莲叶接天,荷花映日!明显有点夸张,但读者接受并喜爱这样的夸张!

14、《江南》

         (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雨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雨戏莲叶北。

解读:一般而言,诗分三个层次:一是有情趣,二是有教化作用,三是美。美既是最高层次,也是不可言说的。这首小诗,带有儿歌和民歌双重性质,没有什么主题思想,只是传神地呈现了江南六月,莲塘中的鱼儿在莲花下的追逐游戏的情景。活泼可爱,赏心悦目,近乎天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