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于生命的东西
——小议诗人之死
古今中外,不乏诗人自杀或约等于自杀的例子。诗人或其他人选择自杀,必有他(她)认为高于生命的东西在!无可替代,不能妥协、并存。简略梳理一下这些高于生命的东西,不外以下几种:理想,爱情,逃避,抗议,绝望……
中国自杀的诗人,首推屈原!屈原的自杀,是因为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为理解和采纳,而且因此多受排挤、诽谤,且眼看着楚国国将不国,无可挽救,所以在绝望之下,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投江自沉。屈原的自杀,不为自己,而是出于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出于一片真挚的爱民之心,“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至今读来仍令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自杀的屈原,受到了历代中国人的崇敬,把原来的一个民间节日更改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后来自杀的诗人不是很多,一直到了当代,才突然多了起来!但这些诗人的自杀,都不能与屈原相比!他们认为高于生命的东西,品位连纯粹的爱情都达不到,不说也罢!
外国自杀的著名诗人不少!仅是俄国(包括前苏联),就有普希金、莱蒙托夫、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茨维塔耶娃……其中有因爱情决斗致死的,有因“爱情的小船触到了暗礁”的,也有因难以承受政治迫害的,总的来说,都还是令人同情和尊敬的!还有两个例外,值得一说。一个是拜伦,一个是裴多菲,这两个人,虽然都不是自杀的,但都是约等于自杀的!拜伦是到别的国家参加他认为是正义的战斗而染病致死的,裴多菲则是直接参加了本国的争取独立的战争而牺牲的!裴多菲的著名诗作,很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裴多菲的心目中,生命、爱情、自由,生命的等级是最低的。这样的诗人,牺牲与否,自杀与否,都是让人仰视的!
诗人的自杀,总是比一般人的自杀显得更为引人注目一些,因为在过去,诗人大多是非常受人尊重之人,被誉为人类的“良心”、“预言家”、“火炬”、“报警的孩子”等等;尤其是中国古代诗人,大多能严格要求自己:“文以载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过,现在的诗人,声誉一落千丈,不但得不到尊敬,甚至成了讽刺、鄙视的对象,盖因诗人不再关心人类的处境,不再关心家国的命运,而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自己,自怜,自恋,为了出名,甚至不惜用下三滥的手段,以自辱、自污的方式,吸引读者的眼球!如此这般,读者自然对于这些诗人的诗作、甚至自杀都无动于衷了。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诗人要想获得读者尊敬、认可、记住、纪念,仍然只能靠二“品”:作品,人品!除此无它。
2014、5、1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