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石林三号石林群
石海间新修筑的栈道
远观二号石林群
探秘北极漠河石林,揭开大兴安岭原始石林的神秘面纱
文/图 冰城馨子
当我接到朋友的邀请,说去漠河看看新近发现的漠河石林时,漠河石林?对这个从没有听说过的景区我有些愕然。让我一下就想到了克什克腾的阿斯哈图,还有呼伦贝尔的伊和乌拉石林,那份岁月铸就的沧桑之美是我的醉爱。到了漠河的第一站就去了漠河石林。 陪我去漠满足要求石林的朋友是石林的发现者之一冯广庆老师,巧的是他曾看我博客多年,虽是第一次相见,但似神交以久。漠河石林位于五源岭,距漠河120公里,汽车走了两个多小时。一路上听冯老师介绍他和刘文、李雪峰等“驴友”朋友探寻石林的故事。 从2013年8月开始,漠河古莲探险队一行九人深入到这片千百年来无人涉足的原始森林中踏察多次。他在崎岖的石海中艰难跋涉,在茫茫的北极大地上苦苦寻找;他们在这没有人迹的荒芜中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多姿多态的石林发现中激动不已。他们像一群探宝者,被一个又一个的旷世石林感动、惊叹、征服! 短短的几年,漠河石林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实地考察,确定漠河石林为花岗岩石林。以花岗岩石林为主的石林地质公园很多,但漠河石林的特点更为独特和多样,堪称花岗岩石林的博物馆,被专家评价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发现的翌年就获批黑龙江省级地质公园。 我们此行是先去正在建设栈道的三号和二号石林群,最后回到一号石林。怎么描述呢?在连绵的群山之巅,一望无际的石海中,突然就屹立起一座座酷似古堡的石头城,当冯老师和我说起他们在这片根本没路的石头间步履艰难的行程中,第一眼看到苦苦寻找的石林无以言表的兴奋时,我感受到了他、以及他们古莲探险队的兄弟们对祖国北极这片沃土深深的爱! 初次来到这片神秘的石林山间,一下看到那么多的嶙峋怪石真有点目不暇接。有石洞、石穴、石柱、石峰,它们的形态也表现得栩栩如生,或罗汉打坐,或如猛虎出山,或似丽女出浴,或似神龟静卧。当你尽情的打开想象的空间,仿佛那石头就有了生命,发现有的石头像是一人在远望,还有温情相拥的一对,更有一家四口同行,母亲竟然背着两个孩子,父亲在后世保镖。当然,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必受于想象的拘束,这也是观赏石林的美妙之感。 遗憾的是,石林占地52.81平方公里,实在是太辽阔了,几个小时根本无法走完看尽。回到一号石林群时,夕阳已西下,没等仔细观赏,天色便黑了下来。听说又发现了4-8号石林群,从发现的大量岩臼、风蚀壁龛等地质遗迹上,专家分析,这里曾受到诸如冰川运动、风化侵蚀等多种地质活动影响,铸就今天的漠河花岗岩石林的模样。 回来看了冯老师发给我的古莲探险队从2013年开始多次进五源岭探寻漠河石林的经过和期间动人的故事,近54万多字的叙述,几百张探险期间的珍贵图片,还有那些数不清的周折、险情、惊喜和收获,真是太让人感动了!这些故事必将成为写在北极漠河历史上辉煌的一笔,这是一群可敬可爱的漠河人! 还让我感动的是那些正在建设石林公园的工人们,那天中午饭我就是与工人们一起在工棚吃的。深山里的条件自然会很艰苦,而在石头上铺就上山的栈道,每一根角钢、每一块木头都是需要他们在坎坷的石头间步履艰难的肩扛上山,而且还要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问起他们苦不苦,工人们非常实的说,吃点苦不算啥,石林公园建好了,大家都来旅游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更好了。 我是一个喜欢猎奇的游人,对特殊的地质现象只是一知半解无法懂得更多的地理知识,但我喜欢欣赏这些沧桑至极的美感,喜欢那些遗世独立的身影和境界,它能带给我无限的想象,还有对岁月的思索和感悟。 探秘中国最北的石林,揭开大兴安岭最后一片原始石林的神秘面纱,这是我2016年最有意义的一次旅行。如果2017年的夏天你再来漠河,漠河石林地质公园的大门就向你敞开了,最好别错过,错过了,也许就错过了“世界上最后一片原始石林”。

那是个有着暖阳的日子,我走进了漠河石林。
这里的身影是为们搭建“天梯”的人。
看看吧,这石头叠障,还有工人的艰辛。
有种依偎之感啊
很像一个三口中之家,前面的女人短发迎风。
犹如雄狮下山之感
山巅上并排而立人群
从石林之巅向下看去,我们是如此的渺小
亿万年的侵蚀
有种守护的感觉
一线天
守望。这轮廓多么像一个中年男人
天高云淡,不知道这些石头在这里瞭望了多少年。
一只跪卧的骆驼。奇怪的是,很多地方的石林都有这样的形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