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2022-07-30 15:46:45)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地理学法指导

高考真题

例题:(2015·全国卷)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审答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

信息:年平均气温≤-4 日数,甲地介于20~40天,乙地介于20~40天,丙地介于0~20天丁地介于0~20天

气温越低,低温持续期越长,海冰越。沿海地区一般 海水盐度较低,冬季受大陆影响大,海冰越

信息:四市中,葫芦岛纬度最高,年平均气温≤-4 日数最多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冰厚度越海冰资源越丰富

信息: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海冰

开采海冰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目前还不能大规模开采海冰

[尝试解答] 1__B__ 2__A__ 3__A__

【知识链节】

1.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水平

分布

同一海区:夏季>冬季

同一季节:低纬>高纬

同一纬度:暖流区>寒流区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洋流性质

垂直

分布

表层→深层,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深层(1 000米以下)低温状态,水温变化小

海水性质(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2.海水的盐度变化规律

(1)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2)气候和洋流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影响盐度的因素

溶剂(淡水)

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降水量>蒸发量

盐度降低

降水量<< span="">蒸发量

盐度升高

河流径流注入量

注入量多

盐度降低

注入量少或无

不影响盐度

结冰或融冰

结冰

盐度升高

融冰

盐度降低

溶质

(盐类)

温度

温度低

盐度低

温度高

盐度高

洋流(同一纬度)

寒流流经

盐度降低

暖流流经

盐度升高

地形

开敞或闭塞

开敞

适中

闭塞

较高或较低

模拟提高

研究表明,近三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北极地区出现了气候变暖的北极放大效应。北极地区平均气温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的两倍,但夏季升温幅度小于冬季。海冰的减少催生了北极地区的航运业,北极航道能缩短中国同欧洲、北美洲间的海上航程。气象工作者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北极地区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大于10 时作为春季的开始,海冰开始融化。下图是北极地区2002~2011年不同季节海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1.北极地区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  )A.12月    B.1月C.2月      D.3月

2.北极地区夏季的升温幅度小于冬季的可能原因是(  )

A.夏季海冰融化释放的热量多B.冬季海水结冰吸收的热量多

C.夏季海水升温慢,是“冷源”D.冬季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强

3.与传统航线相比,船舶在北极航线航行过程中(  )

A.航行速度较快       B.航行速度稳定C.航行方向多变       D.单位距离能耗低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春季(4~6月)海冰才开始融化,因此海冰面积最大的月份是冬季末,即3月份,故选D。第2题,夏季,海冰融化是吸热过程,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冬季海水结冰是放热过程,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排除A、B;“北极海冰面积呈减少趋势”,说明北极海域不结冰水域广,则夏季海洋升温慢,是近海面大气的“冷源”,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冬季海洋降温慢,是近海面大气的“热源”,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选项C正确;反射强会使冬季冰面温度更低,而不利于近海面大气升温,则D错误。第3题,北极航线附近多冰山、浮冰,船舶为避开冰山、浮冰需保持较低的航行速度,且航行方向要不断变化,故选C。答案1D 2C 3C 

罗斯冰架外的罗斯海,是南太平洋深入南极洲的大海湾(60°S~85°S),全年覆盖冰层,冰山广布,学者们对其区域内的海冰运动进行了长时期的研究。如图示意1979~2015年罗斯海海冰运动速度与海冰范围月平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4.该海域南北气压差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秋季C.冬季       D.夏季

5.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海域海冰范围(  )

A.向东南方向移动       B.向西北方向移动C.向西南方向移动       D.向东北方向移动

解析4题,由于罗斯海纬度高 (60°S~85°S),冬季时南极圈以南的地方出现极夜现象,罗斯海南北温差最大,因此南北气压差最大的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故选C项。第5题,该区域纬度高(60°S~85°S),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海域海冰不断融化,在极地东风(东南风)的吹拂下,表层海冰会往西北方向移动,故选B项。答案4.C 5B 

(2019·四川内江二诊)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区域1953~2012年冬春季海冰面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6.影响图示区域冬春季海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性质C.洋流          D.大气环流

解析图中区域冬春季海冰面积分布大致随纬度升高而增加,故A项正确。答案A

7.导致大西洋同纬度东部与西部海区海冰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入海径流          B.海水盐度C.海水深度          D.洋流性质

解析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中高纬度大洋东部有暖流流经,西部则有寒流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yjdN1Gy8E24JlDM1DicDKbiccu3mYFXdURVibvZ8PtJKHzxNakTBPibOpav61t6P8IrmcuN8jRhenh4hDzGZDxlJ5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流经。受洋流影响,大西洋水温东部较西部高,海冰面积分布东部较西部少,故D项正确。答案D

8.在统计海冰分布时,选取的季节是“冬春季”而非“秋冬季”,其原因可能是(  )

A.春季较秋季时间长          B.春季较秋季温度低

C.缺乏秋季统计资料          D.统计学上的习惯

解析由于海水比热容较大,冬去春来,海水由低温升温较慢,春季时水温较低,海冰面积分布较广;夏去秋来,海水由高温降温较慢,秋季时水温较高,海冰较少,B项正确。答案B

(2019·安徽蚌埠二中月考)下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冰间湖是在极地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天气满足结冰的条件下,仍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会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近岸冰间湖”。据此完成910题。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9.由材料可知,该区域(  )A.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B.9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

C.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一致D.海冰范围即海冰覆盖面积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南半球与之相反故南极地区8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从9月到次年2月是冰融化时间约5个月结冰时间约7个月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海冰外缘线与海岸线走向不一致;海冰范围内有冰间湖冰间湖可能无冰覆盖所以海冰范围不同于海冰覆盖面积答案A

10.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

A.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高,融冰快B.近岸有河流注入,导致融冰快

C.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D.近岸暖流增温作用明显

解析南极近岸冰间湖分布在近岸地区原因可能是薄冰被来自南极大陆的离岸风吹离海岸形成无冰区;近岸靠近南极大陆温度低;南极大陆没有常年性河流;近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答案C

(2019·山东泰安模拟)如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时南极海冰范围是一年中最大值,2月时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值。9月时南极海冰范围在70°E~80°E明显向低纬突出是由于海水运动受到海底山脉阻挡绕行将海冰带到较低纬度。据此回答3~5题: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11据研究由于盛行风的影响融冰初期会在沿岸地区出现无冰水域,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风的(  )

A方向       B大小       C源地       D性质

129月时受海底山脉阻挡的海水运动形式是(  )A潮汐           B波浪C南极环流       D西风漂流

解析11题,据研究由于盛行风的影响融冰初期会在沿岸地区出现无冰水域,对其影响较大的是风的方向,南极大陆盛行离岸风,将海冰吹走,A对。风的大小、源地、性质不是冰被吹走的主要原因,B、C、D错。第12题,9月时,图示海冰范围内向低纬凸出部分位于盛行西风带。受海底山脉阻挡的海水运动形式是西风漂流,D对。潮汐、波浪影响主要在沿海地区,A、B错。南极环流位于南极大陆周围,C错。

答案11A 12D 

13(2019·四川内江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环渤海地区水资源极为短缺,为了增加水资源的供应,人们正在探索一种新途径——海冰淡化。海水含有钠、钾等多种盐类物质,在结冰过程中析出盐分,但是一部分高盐度盐水仍然会被包裹在冰块内。开采的海冰在适当的温度下放置两个月左右,其内部的高盐度盐水会沿着冰裂缝自然排除,之后融化的海冰就符合淡水的标准。海冰资源的丰富度受太阳辐射、水体深度(储热量)、盐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渤海形成了丰富的海冰资源,但空间分布不均(见下图)。

高三高考微专题:海冰1

(1)据图描述渤海海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8分)

(2)分析辽东湾海冰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10分)

(3)推测目前渤海海冰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原因。(6分)

解析:第(1)题,海冰的空间分布特点从整体分布、集中分布地区、最丰富地区等方面描述。第(2)题,据材料可知,海冰资源的丰富度受太阳辐射、水体深度(储热量)、盐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即可分析。第(3)题,未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的原因主要从开发利用难度、开发成本、开发的负面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主要分布于近岸海域;集中分布于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区(或海湾地区分布面积大);辽东湾海冰面积最大、最厚(或辽东湾海冰资源最丰富)。

(2)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较低,结冰时间长;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区封闭,与临近水域的热交换少;水域深度小,储热少,冬季放热快。

(3)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利润较低;废水处理难度大,对环境的危害严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