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铁社
李铁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486
  • 关注人气:1,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高考微专题:风1

(2022-07-21 15:17:12)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地理学法指导

风的大小

风力大小影响因素

常考分析语句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冬季风强

距源地远近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摩擦力大小

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风力大。

植被覆盖率

防护林防风固沙;植被稀疏,风力大。

地形障碍

狭管效应

高大地形背风坡,风力小。

狭管效应:隘口(鞍部、垭口、风口),风力大;谷地、海峡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风力大。

 风的影响

大风有利于蒸发(制盐),蒸发吸热产生降温作用

风力作用形成风蚀、风积地貌

风力搬运:沙尘暴、花粉传播;大风利于污染物质扩散、输送

盛行风形成风海流;离岸风形成离岸流和上升流

强烈的冬季风引发寒潮;焚风引起火灾和农作物早熟或脱水

风力推动帆船或风车;风能发电

强风引发风灾,形成风暴潮或海啸

飞机一般需逆风起降

大风利于通风散热

1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择一种观点作答,所提供的论据应支持所选择的观点,否则不得分。若两种观点都提供了论据,以作答的第一种观点评分。)

高三高考微专题:风1

2(2019·广东惠州上学期二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

 

201712月开始,经过几十天的物资运输和筹备,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2月在难言岛正式开工建设。该岛东临特拉诺瓦湾,西侧高原广布,冷空气活动频繁。研究发现,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下图为特拉诺瓦湾周边地形、罗斯海新站附近景观及该站部分时段地表反照率变化图(反照率是地表反射的辐射量与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之比)

高三高考微专题:风1

(1)简析罗斯海新站物资筹备、奠基开工选择此时段的原因。(6)

(2)建站时,科考队员发现该地碎石遍布,几乎无土壤,推测其原因。(6)

(3)试分析罗斯海新站西风强劲的原因。(8)

(4)请说明图示时段内罗斯海新站附近反照率极值出现的时间及原因。(8)

解析(1)题,此时为南极的暖季,白昼长,气温高,施工和运输条件好。第(2)题,碎石广布,主要与岩石风化作用有关;无土壤,主要与生物作用弱有关。第(3)题,该站西部海拔高,集聚的大量冷空气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图中等高线),通过山谷狭管效应增速,出山谷后的海湾摩擦力小,风力强劲。第(4)题,读图即可判断极值时间。影响反照率的因素主要是积雪量和昼长。

答案(1)12月至次年2月,白昼时间长,太阳高度大,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物资运输和工程先期建设。

(2)气候寒冷,岩石裸露,冻融作用强,岩石风化形成碎石;植被发育差,生物风化作用弱,故几乎无土壤。

(3)该站纬度高,其西部高原广布,有利于冷空气集聚;高原与新站间地势落差大,大量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向东部海湾下滑;西部山谷发育,狭管效应增强风力;新站西侧海湾冰面广布,平坦开阔,摩擦力小,故而该区域盛行西风且风力强劲。

(4)极值时间:2月初出现极大值;4月下旬后出现极小值。

极值原因:2月初降雪量(雪量积累)最大,反照率达到峰值(最大值)4月下旬后该地出现极夜现象(最小值)

3(2019·辽宁东北育才中学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2)

 

兰新铁路小草湖至了墩站间的南北侧多沙漠、戈壁,植被稀少,年大风(8)日数100天左(A处的十三间房站可达149),多集中在春夏季。春夏季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顺着天山东进,到博格达山北麓东部迅速产生堆积。下图示意兰新铁路和兰新高铁部分路段地区的地形。

高三高考微专题:风1

(1)分析小草湖至了墩站间的地区多大风的原因。(12)

(2)简析兰新高铁在哈密小草湖间选线的原因。(12)[来源:**Z*X*X*K]

(3)指出该地区的风沙对铁路运输的危害并列举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防护的措施。(8)

答案(1)春夏季山地南坡气温回升快,造成博格达山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小草湖至了墩站间的北部有西北东南向的峡谷(鞍部)和巴里坤山西北段的阻挡,狭管效应加大风速;该路段在北高南低的宽阔坡面,植被稀少,重力作用加大风速。

(2)路线平直,缩短距离;沿等高线修建,路线坡度小;北侧附近有铁路,便于运输建筑材料,利用原有交通线的挡风沙设备,减轻风沙影响。

(3)危害:吹翻列车、击碎车窗玻璃;积沙埋道;铁路行车设施损毁、钢轨磨损增大。安全防护措施:轨道两侧建路基挡风墙、桥梁上建挡风屏;路基抬高,预防风沙掩埋路基。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

20172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

 

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

高三高考微专题:风1

高三高考微专题:风1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8)

(2)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6)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这种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8)

解析(1)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从山峰、植被、积雪形成原因分析。(2)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及理由主要从该地的盛行风向及洋流角度考虑。(3)主要从抗风、防震及取材角度考虑。

答案(1)地处板块消亡边界,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地处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降水丰富,正值夏季,森林茂密;纬度较高,且山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多数山峰被积雪覆盖。

(2)乙段风浪较甲段大。理由:与甲段相比,乙段西部为海洋,对西风和西风漂流的削弱作用较小;航道狭窄且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狭管效应显著。

(3)该地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

5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艾比湖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是北疆地区重要的粮棉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北疆铁路途径湖泊的西侧,在西北阿拉山口与中亚对接。近年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湖面面积急剧萎缩,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湖区水位年内变化十分显著。

高三高考微专题:风1

1分析阿拉山口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2)沙泉子、黑山头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分析近年来该处沙源增多的人为原因。(6分)

3近年来本地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提高,你是否赞成该地大面积发展棉花种植业并说出理由。(8分)

答案(1)阿拉山口东北部是玛依力山,西部是阿拉套山,是一个西北一东南向的狭长谷地,地形的狭管作用,是形成当地西北大风的主要原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冷空气顺势而下加剧了风速;该地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植被覆盖率低,风阻小;离冬季风源地近,气压梯度大,风力强。(每点2分,共8分)

(2) 湖水量减少,干涸湖底扩大,增加了沙源;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耕地强度加大,风力侵蚀加强;湖滨沼泽植被、草甸植被及荒漠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增加了沙源。(每点2分,任答3点即得6分,如果答沙源来自中亚地区的荒漠可给2)

3)赞成。夏季日照长、晴天多,光照、热量充足(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棉花品质好,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生产成本低(具有廉价的劳动力);种植历史悠久;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每点2分)

 

不赞成:水源不足,加剧水资源紧张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劳动力不足远离市场,价格波动大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每点2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