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中国、英国、印度和俄罗斯四个国家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构成图。读图回答31~33题。
3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印度、俄罗斯、英国 B.俄罗斯、中国、英国、印度
C.英国、俄罗斯、印度、中国 D.印度、英国、中国、俄罗斯
3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乳肉畜牧业发达 B.乙国北部山区属于印度洋板块
C.丙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现代型 D.丁国电脑软件业发达
33、丁国耕地比重远低于丙国的主要原因是
国土面积小于丙国 山区面积广大
人口密度大于丙国 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广大 A. B. C. D.
僧一行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34-35题。
34、僧一行的发现,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在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5、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下图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6-37题。
36、若、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37、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200
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O日,日出时刻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8-40题。
38、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地至少有1
O个月以上的时间比乙、丙两地早看到日出 B.任何两地都不可能同时见到日出
C.夏至日三地昼长差异最大,冬至日三地昼长差异最小 D.甲地昼长年变化最大,丙地昼长年变化最小
39、当甲、乙、丙三地日出时刻(北京时间)差异最小的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江淮一带阴雨连绵 B.大江南北一叶知秋 C.东北地区银装素裹 D.长城内外柳绿花红
40、根据图上信息,推测三地之间的地理方位( )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
C.甲乙两地均位于丙地的东北方向 D.甲乙两地均位于丙地的西南方向
二、综合题(共60分)
41、读上图,分析完成以下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3分)
(2)戊平原稻米产量高,出口全球。简述戊平原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8分)
(3)丁我国的什么高原?简要说明其地表崎岖的形成原因。 (3分)
42、大陆与台湾隔绝近60年后,两岸关系在2008年12月取得重大突破。读图右图,回答有关问题。(17分)
(1)图9中A河上游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3分)
(2)火烧寮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其降水的成因类型主要有 。
图9中从B河的河口至源地,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是 。
试分析其如此分布的主要原因。(6分)
(3)台湾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外贸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货物从中美洲运往台湾时,大多数船长选择图10中的航线,为什么?(2分)
(4)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请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5)A河流域地区有一低产土壤,其特性是什么?(3分)
43、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13分)
(1)图甲中A所在地区与图8乙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4分)
(2)甲图中C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什么?简述甲图中C地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3分)
(6)图中N地丘陵山地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8.6%,大气环境质量、源头水质优良。为了实现“省级生态示范乡”的目标,请你为N乡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建议。(6分)
44、下图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12分)
(1)根据信息分析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4分)
(2)评价甲国矿产资源开发条件。(4分)
(3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4分)
45、下图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4分)
阿特巴拉河 4307山峰︿1500﹀等降水量线(mm|年) ~河流
下表为尼罗河径流量构成
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2分)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二、综合题
41、(14分)(1)山地为主,平原狭小;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地势北高南低,河流中下游地区多平原(12分)
(2)特点: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生产规模小;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商品率
较高;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小农经营。
条件:雨热同期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大;海运便利;稻米品种优良,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特点写出4点即满分4分;条件写出4点,也满分4分)
(3)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气候暖湿,流水溶蚀作用强(3分)
42、(17分)
(1)水土流失(1分) 生活用能短缺(1分);农村生活燃料以薪柴为主(1分)。
(2)地形雨(1分)、锋面雨(1分)、台风雨(1分)(答对流雨不给分);逐渐增多(1分);河口地处沿海平原地形雨较少;源地(为武夷山)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2分)
(3)航线地处东北信风带,并受北赤道暖流的影响,可顺风顺流。(2分)
(4)地处热带、亚热带,热量充沛;降水丰富;多山地地形,植被垂直分异显著(3分)
(5)有机质含量少;酸性强;土质黏重(3分)。
43、(13分)
(1)A热带荒漠景观(1分) 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
(1分) B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林景观(1分)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分)
(2)混合农业 水源不足 东水西调工程(跨流域调水)(3分)
(6)封山育林,禁止坡地垦荒,保持水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分)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等。(2分)
44.(12分)
(1)有利条件:全年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多样,适合多种经营;不利条件:降水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4分)
(2)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煤炭、铁矿石等;石油、煤炭等消费市场广阔;水运便利;不利:当地的消费市场较小,主要依托国际市场;(4分)
(3)石油、煤、铁、水能等资源丰富;国家之间协作较好,人均收入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水运便利(海运与河运);政策支持。(4分)
45、(4分)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的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2分)
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2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