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2022-07-03 15:23:51)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第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1年1月1日5时48分,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开始进入中方境内位于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贯通。中俄原油管道是中国四大油气资源进口通道之一,其他三条是中哈原油及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缅油气管道、海上通道(船运石油和液化天然气)。回答1-2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1.图1中,属于中国四大油气资源进口通道之一的国家是A.A     B.BC.C     D.D
2.下列关于本地区的描述,说法不准确的是
A.本区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高B.本区出口的热带经济作物以咖啡为主                         
C.本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出口农矿产品D.本区人口密度较大,华侨人数多

【答案】1.A  2.B【解析】考查南亚地理。1.对本地区“中缅油气管道”中缅甸位置的考查。2.考查南亚概况。咖啡不属于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第3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3.甲、乙、丙分别位于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

【答案】C【解析】巴西和南非位于南半球,季节与中国相反,所以生产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反,印度与中国同一半球,生产活动时间接近,即甲为印度,乙为巴西,丙为南非。【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特点。
   图3中甲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4~6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4.图3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A.生物水B.冰川融水C.雾气D.雨水
5.图3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乙中的A.地 B.地    C.地       D.地
6.关于图3乙中四地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沿海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B.地区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C.地深受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D.地受到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答案】4、C 5、A 6、D【解析】4、该设施利用网作为介质收集雾水,雾滴经过碰撞变成水滴下流,就可以收集加以利用,故选C。5、采用这种方式收集水资源的地区应该具有降水少,但沿海多雾的特征。一般而言,在高山经常云雾缭绕、风力较大的地方,海岛以及沿海几公里之内的山坡上等。图中地位于沿海地区,且在安第斯山的山坡上,故选A。6、地沿海为上升补偿流;地区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受地形影响,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是以热量和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地虽位于西风带的纬度位置,但因为其西侧是安第斯山脉,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地沿岸受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和洋流的分布规律。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4),完成7-8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7.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城市的白昼最短日应出现在A.4月    B.6月C.10月   D.12月
8.对Q湖的成因,解释最合理的是
A.冰川刨蚀地表而成B.火山口积水而成C.岩浆堵塞河道而成D.断层陷落而成

【答案】 7.B  8.D【解析】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7.从图中经纬网看,该地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白昼最短日为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故选B。8.根据图例Q湖位于地堑带上,属于断层陷落而成。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地质构造。

   世界陆地可分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右图是各大陆的面积和大陆地面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为各大陆的代号),据此回答9题。
9.M大陆是A.非洲大陆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D.南极大陆

【答案】D【解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有2350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读右图及表格内容,完成10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答案】D【解析】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说明当年该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不突出,也就是说当年中南部地区不缺水,结合选项可知,D项符合条件。 

   图 6 为“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时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3-14 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13.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判断其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最可能是
A.季风区地理分布                     B.某一板块范围
C.2004 年印度洋海啸影响范围        D.某种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区
14.当某地理事物(或现象)以虚线箭头的方向影响甲地时,据图6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乙海域的洋流方向大致为逆时针方向B.丙海域北部易出现飓风
C.此时正值亚洲高压强盛的时候D.由澳大利亚开往上海的货轮航行时逆风逆水

【答案】13.A  14.B【解析】13.根据图中虚、实箭头信息分析,该区域应该是季风区的地理分布。
14.当风向以虚线方向影响甲地时,该地吹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到北半球向右偏转而成,因此,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乙海域(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排除A;丙海域(孟加拉湾海区)此时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易出现风暴潮,故选B;此时正是亚洲低压强盛的时候,排除C;由澳大利亚开往上海的货轮在北半球受来自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和西太平洋沿岸暖流的影响,顺风顺水。
考点:该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7),据此完成15-16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15.该区域的主要森林类型是  A.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16.沿海海岸线曲折的原因是  A.板块张裂处   B.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15.C  16.D【解析】考查地图定位、北欧自然地理。15.对本地区亚寒带针叶林考查。16.考查北欧第四纪冰川地貌——峡湾海岸形成。

  读某半岛地形图(图8),完成17-19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7.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18.该地可以用哪种能源来发电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19.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A.冰川与岩浆相映   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角马向南迁徙

【答案】 17.D 18.A 19.A【解析】试题分析:17.从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半岛为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该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属于碰撞消亡边界,所以说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故答案选D。18.该岛位于板块边界,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地热能资源丰富。解答本题需要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图中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可以联系冰岛的电能主要来自于地热能解答本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19.该半岛大部分位于50°-60°N之间,纬度较高,而且岛上有海拔很高(4750米)的火山,山顶上有永久性冰川,火山可能活动引起岩浆喷发,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现象,故答案选A.该半岛位于极圈以外,不会出现极昼现象;企鹅分布在南极地区,该地不会有成群的企鹅;角马生活热带草原,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7月、8月、9月相对较多为湿季,1-4月和11、12月相对较少为干季。干季时缺水少雨植物片枯黄,旱灾威胁,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干季时迁徙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地方继续生存,湿季时再迁徙回来,因此7月的湿季非洲角马向北部大草原迁徙。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等。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读右图“某岛国地理环境关系图”,完成20-23题。
20.该国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B.流水作用与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D.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21.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
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22.该国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其原因可能是原料丰富 木材保温性能好该国多地震,木制结构抗震好       该国面积狭小,木结构占地少
A.  B.    C.    D.
23.适宜该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A.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为主B.以出口林矿产品为经济支柱
C.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D.以发展资源能源型工业为主

【答案】20.B  21.C  22.B  23.C【解析】试题分析:20.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国应为日本,气候湿润,河流水量丰沛,短小流急,所以主要的外力作用为流水作用和沉积作用。21.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所以其亚热带的纬度范围界限应高于其他国家,排除A;因为该国有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两种类型,所以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是不同的,排除B;该国多山地,受垂直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海拔较高的山地山脚森林茂密,山顶会有积雪,故选C;日本夏季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冬季降水量西部多于东部,排除D。
22.日本的传统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主要是因为日本森林资源丰富,且因为该国地震频繁,木质结构的民居抗震性能好,可以降低地震的损害程度。23.日本本国内除森林、水力资源丰富之外,其他自然资源贫乏,主要依赖进口,且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率较高,日本经济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24—25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24.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5.图中代表欧洲的是A.      B.    C.      D.

【答案】24.D  25.C【解析】24.此题涉及四轴坐标图的判读(统计图中有两个横轴和两个纵轴),从图中能够读出四个数值,得出更多的信息,此题则不难解决,借此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图中世界人口变化过程曲线标得较清楚,从图中可知1950­1970 年人口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上升,故A项不符题意,D项符合题意。在1950­1910 年期间人口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1950­1970 年期间下降幅度最大。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小。故B项、C项均不符题意。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
25.非洲人口出生率最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最高,故为非洲人口变化过程;欧洲人口出生率最低,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或负增长,故为欧洲;1950年以后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独立,政治上较稳定,出生率仅次于非洲,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减少,自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故为亚洲;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均为发达国家,其出生率较低,死亡率也低,自然增长率也低,故为北美洲,C为正确答案。【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和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第卷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6.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2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3为图1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分布的越条件(6分
(2)说明、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原因。(4分) 
【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
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5分)
(2)地夏季降水集中;地冬季降水集中。
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自降水。(4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据图可以看出铁矿石分布在中西部,出口地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都属于东亚国家。要评价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找关键词“出口”,资源要出口,必修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该地资源应该很丰富,很集中,便于开采;二要便于运输,铁矿石运输主要是通过海运,这两点从图中信息中可以得出;三是距市场近,节约成本。
第(2)题,主要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及其特征。根据气候统计图,在结合图中的位置,可得出为热带草原气候,该地的雨季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偏转为西北季风,西北季风来自海洋,为其带来降水;为地中海气候,降水来自于盛行西风的影响。
2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10分)

[转载]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 月气温() 9.3    4.7 
 7 月气温() 17.1  2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