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三模文综地理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35道题,每题4分,共140分)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
3.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1.d、e线为等温线,呈现东西延伸,延伸方向与纬线一致,随纬度更替,故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因素,A项正确。2.图中a、b、c为等压线,风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据P地风向可判断等压线a>b>c,故A项错。引水线路水可以顺地势自流,比有利,故B项错误。据P地风向偏向右,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故d,故C项错误。图中湖泊是内流湖,故可能是咸水湖,D项正确。3.在A处南侧有一个低压槽,形成一个暖锋,A处即将暖锋过境,A地在未来几天内将受到暖锋天气的影响,故将出现阴雨天气、气温升高、气压下降的变化。故D项正确。考点:锋面系统,等温线的分布
5.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答案】3、B
读中心点地球北极示意图,若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来源:学科网]
6.甲地时间为(
7.如果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时间为(
A.15时
6.由中心点为北极点可知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根据昼长等于夜长可知此时为春分日或秋分日,OA是晨线,是6时,那么甲地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9时。7.日期的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180°经线,另一条是0时所在地的经线。由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日期的区别、地球自转的方向可知OB为180°经线,OA为0时所在的经线且为0°经线,所以甲地地方时为3时。
图中一是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北回归线从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解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台湾省,其简称依次是云或滇、桂、粤、台,结合四省区轮廓:为云南,为广东,为广西,为台湾,比较题干选项可得,C选项正确.9.省西侧的海峡属于A.渤海
【解析】省西侧的海峡为台湾海峡;台湾海峡属于东海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是福建与广东省的交界处--台湾岛的最南端一线;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长江北岸--济州岛一线。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C.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11.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10.从图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跨亚欧两洲,东部、西部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广人稀,答案A错;东部主要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城市化进程快,西部主要是欧洲,多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答案为B正确;东部产业结构层次低,多资源密集型产业,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经济发达,答案C错误;东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西部属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牧业比重小,答案D错误,故答案选B。
11.游轮航行时间是6月至8月,阴雨连绵的梅雨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答案A错;此时阿拉伯海盛行西南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所以多逆风逆水,答案B正确,红海两岸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答案C错误,此时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干燥,答案D错误,故答案为B。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五、综合题
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1220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4分)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其原因。(6分)
(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8分)
(1)特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1分)
(2)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
(3)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干旱少雨;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2分)
(4)植被破坏导致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下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3分)
【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地区等温线变化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太阳辐射影响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图10等值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10等温线的西半段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受太行山走向的影响。
(2)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登高点的南部有太行山,能见树木;登高点应在长城附近。北侧是温带草原带,南侧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持续的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加大,降水偏少;当地人口众不断增多,工农业持续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
(4)所谓整体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地貌和土壤)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张家口以北植被是以温带草原为主。当地降水较少,植被破坏导致蒸发旺盛,降水更加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份的减少使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干旱的气候和荒漠化的土地,加剧了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
考点:主要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变化。
37.(22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1200毫米左右,大致以贵阳为界,以西的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以东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境内山川、河流、溶洞、瀑布众多,自然风光尤其著名,其中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安顺。贵州省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形态类型齐全,同时它们又被地壳构造运动抬升,地质条件不稳定,多地震等灾害,目前该地区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图示为“贵州省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试分析贵阳以东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的主要原因(8分)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描述黄果树瀑布的形成过程。(4分)
(3)请你谈谈应如何治理云贵高原地区的石漠化现象。(10分)
(2)(8分)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2分);地质条件不稳定(2分),多断层发育,大量地表水沿裂隙下渗转为地下水,不断地流水侵蚀和流水融蚀(2分)作用下,形成地下暗河、溶洞,上方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坍塌(2分),黄果树大瀑布显现出来。
(3)(6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沼气和省柴灶;加强对缓冲区的管理,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试题分析:(1)贵阳的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主要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降水时间长。
(2)注意题目要求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角度作答,考生需要清楚组成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然后从气候、地貌、水文这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考生先要清楚什么叫石漠化,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壤严重流失,溶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然后再确定怎么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减少工业污染;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沼气和省柴灶;加强对缓冲区的管理,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管理提高意识上的自觉性。
考点:天气系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8.【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谷地,海拔2
261米。近年来,
(2)说明西宁成为“夏都”的自然原因是什么?(2分)
三模地理参考答案
1.A
7.C
36.(24分)
(1)特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
37.(22分)(1)贵阳以东降水集中在冬春季节:贵州省地势自中部向北、东倾斜。冬春季节北方冷空气南下,受云贵高原(或地形)阻挡,易形成准静止锋,贵阳以东受此准静止锋影响,冬春季节降水多。(8分)(2)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地质条件不稳定,多断层发育,大量地表水沿裂隙下渗转为地下水,不断地在流水侵蚀和流水融蚀作用下,形成地下暗河、溶洞,上方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坍塌,黄果树大瀑布显现出来。(4分)(3)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沼气和省柴灶;加强对缓冲区的管理,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10分)
38.(10分)(1)交通便利: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的交通中心;旅游资源丰富,地域组合好: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市场条件好:西宁是全省经济中心,省内市场条件好;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大量中东部省份游客被吸引来到景色独特的青海旅游;配套设施齐全:作为省会,西宁是全省最大的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答其中4点,8分)(2)海拔较高,夏季温度不高,气候凉爽宜人,是理想的避暑地区,故为“夏都”(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