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铁社
李铁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085
  • 关注人气:1,4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

(2022-06-13 14:20:12)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第卷(选择题  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读“人均碳足迹(即人均碳排放量,单位:吨·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

1. 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特点是A.沿海多,内地少    B.西南多,东北少  C.东多,西少        D. 北多,南少

2. 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水平         B. 技术水平     C. 产业结构        D.交通运输

【答案】1D 2C【解析】试题分析:1. 读图,根据图例分析,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D对。沿海的广东较少,内地的内蒙古人均多,A错。西南少,东北的吉林多,B错。东部广东、福建较少,西部的新疆多,C错。2. 根据图中人均碳足迹的分布特点,人均碳足迹数值高的地区,多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以重工业为主要工业部门的省区,产业结构层次低。人均碳足迹低的省区,产业结构层次高,或工业比重小。所以,影响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产业结构,C对。经济水平、技术水平、交通运输不是最主要因素,ABD错。考点:我国人均碳足迹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读世界某区域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

3.  关于图中山脉D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形成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C.太平洋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相撞形成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   

4.  关于图中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叙述是(     )

A. 大牧场放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    B. 混合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  

C. 商品谷物农业,经营的规模很大   D.季风水田农业,水力工程量大【答案】3D 4A【解析】

试题分析:3.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图中山脉D是安第斯山脉,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D对。ABC错。4.图中B处是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国内市场小,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A对。BCD错。考点:板块构造理论,区域农业地域类型。 

水量 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B.3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C.6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小D.9月份水库的蓄水量最大

6. 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针叶林带【答案】5B  6B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考点:读图能力,水量盈余率,区域自然带类型。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来源:##]

7. 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 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8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A.温带海区      B.暖寒流交汇   C.上升流的影响   D.河流的流入

【答案】7D  8C【解析】试题分析:7. 图示区属于南非高原,纳米布沙漠所在区的地形没有明显差异,A错。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BC错。沿海岸线有寒流经过,导致沙漠沿海岸线延伸,D对。      8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沿岸有寒流经过,形成的上升流的影响C对。该地位于亚热带海区,A错。单一寒流形成,B错。没有河流的流入的影响,D错。

考点:影响气候类型形成的因素,世界重要渔场的成因。

 总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读19602010年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妇女总生育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

9.分别代表A.印度韩国日本     B.日本、韩国、印度C.韩国、印度、日本     D.印度、日本、韩国

1020世纪70年代开始,导致我国女性总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生活富有      B.医疗卫生改善  C.生育意愿降低      D.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9A 10D【解析】试题分析:9.读图,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总生育率高于中国,是印度。日本是发达国家,总生育率最低,是日本。是韩国。所以A对。BCD错。

10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女性总生育率迅速下降,D对。人民生活富有、医疗卫生改善不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AB错。70年代,我国经济水平低,生育意愿降低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才形成的观念,C错。考点:不同国家生育率差异,我国总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11.北回归线从东向西依次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    

A.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B.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来源:**Z*X*X*K]

C.台湾、福建、广东、广西            D.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北回归线从东向西依次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是台湾、广东、广西、云南,D对。ABC错。考点:重要的地理纬线,我国的行政区分布。 

12.张玲同学在漳州看到一辆车牌为“豫A— 56778”的车,这辆车来自我国哪个省份(    )    A.湖北省        B.西藏自治区        C.河南省       D. 安徽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省级单位名称、简称知识,豫是河南省简称,C对。湖北简称鄂,西藏自治区简称藏,安徽省简称皖,ABD错。考点:省区的简称。 

下图示意某岛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

13.图中岛国(  )A.位于北冰洋海域                  B.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C.河流流域面积大                  D.冰川地貌分布较广,地热能资源丰富

14.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  )A.年降水量较多     B.苔原比重更大    C.城市数量较多     D.交通通达度低

【答案】13D 14A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板块构造理论,影响降水差异的因素。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

15.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A78     B88       C98       D278

16.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  )[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淡水

17.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为(  )

A            B          C           D【答案】15B  16C 17A【解析】试题分析

15.读图,图中海拔最高点是山峰,278.2米。海拔最低处是小河。海拔约190-200米之间,所以最大高差约为78.2-88.2米之间,B对。16.根据材料,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属于季风气候区,所以图示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C对。南方纬度低,山脉海拔低,积雪融水、冰川融水不是主要水源,AB错。区域降水多,河流水位较高,湖泊淡水补给少,D错。17.根据材料,操控漂流一般在水流较急、较深的高山河谷中进行,读图,图中处等高线密集,最适宜开发该项目,A对。、、等高线稀疏,水流平缓,BCD错。

考点:等高线图高差计算,河流补给类型,等高线图判读。

 18. 读下列甲、乙、丙、丁省区轮廓图,四省区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转载]福建省华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高二地理【解析】

A.甲省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B.乙省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东临太平洋

C.丙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沙漠面积广大,绿洲农业发达

D.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丁省区,外向型经济是该区域经济特点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读图,根据省区轮廓,甲省区中湖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A正确。乙省区是黑龙江,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没有临太平洋,B不正确,选B。丙省区是新疆,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沙漠面积广大,绿洲农业发达,C正确。丁省区是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丁省区,外向型经济是该区域经济特点,D正确。考点:我国主要行政区轮廓,区域主要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