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地理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第1卷(选择题)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福建“单独两孩”新政策,
图1
1.在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A.人口总扶养比先降后升
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2.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该省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C.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答案】1.D
2.“单独二胎”政策实施后,短期内会改变人口增长低缓的状况,但不会带来大幅的人口增长,但会使得人口的峰值推迟;十年内新增的人口不会转变为劳动年龄的人口,所以“用工荒”问题不会因此而缓解;十年内新增的人口又成为新增的少儿抚养对象,加大了少儿抚养比,提高总抚养比;老龄化问题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应继续重视老龄化产业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2014年,我国某企业在加里曼丹岛建立了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该集聚区从事农林种植与产品加工,并带动国内种植和养殖业.木材加工业.榨油类企业和建筑.设备.安装.水电等相关配套企业“走出去”。读图2回答3-5题。
3.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地震多发地区
C.寒流对气候影响深刻
4.下列工业区位指向与该农林产品加工业相似的是
A.现代钢铁工业
5
考点:该题组考查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目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不少人的购物选择。图3为某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网上销售流程简图,读图3回答6-7题。
6.该电子成品三大仓储基地选址的主要原因是
A.靠近名牌大学,便于储备研发人才B.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
C.地处大中城市,便于提供充足用地D.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供应市场
7.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该公司A.决策空间布局
【答案】6.B7.A【解析】试题分析:6.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该电子成品仓储基地位于北京.上海.武汉三市,北京.上海.武汉三市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仓储不需要靠近名牌大学,A选项错误;大中城市地价贵,乡村提供充足用地更便利,C选项错误;交通运输便利是影响因素,最主要原因是市场因素,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7.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处理数据以寻求最优区位,所以可以辅助进行空间区位选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地理信息技术。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4完成8-9题。
8.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C
9.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
【答案】8.A9.A【解析】试题分析:8.东非大裂谷位于东非高原,经历了地壳抬升运动运动,A选项正确;裂谷形成是因为地壳张裂的结果,B选项错误;根据图示图中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C选项错误;沉积岩为外力作用形成,岩浆冷却形成岩浆岩,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9.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是地壳断裂形成的地堑,类似于A.D选项,根据图例判断A选项岩层为沉积岩,D选项的岩层为岩浆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读我国北方部分区域某时刻的空气质量分布及趋势图(图6)。完成10-11题。
10.此时区域内有一次明显锋面活动,其锋线位置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a线附近
11.石家庄此时的PM2.5指数高达890。下列对该地污染严重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A.冷暖气流交汇,湿度增大,污染物大量集聚
【答案】10.B11.C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大气环境。
12.一年中,在昼长为10小时的纬线纬度值增大的时段内,必然是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福建省的昼夜长短差值越来越小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中“一年中,在昼长为10小时的纬线纬度值增大的时段内”信息的理解,当昼长为10小时的纬线纬度值增大的时段,说明该纬线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较该纬线纬度较高地区昼长小于10小时,“昼长为10小时的纬线纬度值增大的时段”说明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变长,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福建省的昼夜长短差值趋向于零,C选项正确;此题并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北半球,所以不能确定福建省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所以选C选。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卷
本卷共156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7—39题为必考题;第40一4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
37. (37分)材料一:图7中左图是某区域地形图,该地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图示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图中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材料二:右图为左图中部分城市的的降水统计图。
图7
(1)分析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并分析造成“黑风暴”盛行的原因。(10分)
(2)指出春季最有可能威胁该地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3)与新疆比,分析图中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4)某同学把该区域河流特征描述为“河网密度大,流量比较稳定,冬季有封冻期。”结合材料信息,说明这些河流特征的形成原因。(10分)
【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腐殖质不易分解(枯枝落叶不易分解)(3分)自然原因为气候干燥,风力强盛(2分);人为原因为植被破坏严重(不合理耕作)(2分)。(2)倒春寒(低温冻害)(2分);(融雪性)洪涝(2分)。该地纬度较高,春季(3~5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土壤的形成以及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土壤肥力高低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枯枝落叶不易分解,所以有机质含量高;“黑风暴”形成的原因类似于沙尘暴,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方面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气象灾害及其成因。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图示纬度较高,所以容易发生低温冻害,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水能够形成洪涝。(3)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4)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水位.流量大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冰期;河水流速大小;水能资源是否丰富。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覆盖率关系密切,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点:该题以世界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土壤、气候、河流、自然灾害和农业区位条件。
【选考部分】(41分)
40.(15分)地理
A.[选修2——海洋地理]
图8为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部分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8
(1)判断海域中盐度的最高的海域,并分析判断的理由。(8分)
(2)指出福建省沿海海岸特点以及开发利用的方向。
【答案】(1)(2分)
【解析】试题分析:(1)影响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有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关系.地表径流.洋流.结冰和融冰等。世界大洋盐度分布规律为从副热带海区分别向高低纬递减,回归线附近盐度高。(2)根据图示海岸线曲折,判断为基岩海岸,基岩海岸因水下地形稳定,多优良港址;奇特壮观的海蚀地貌景观是发展滨海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学科网考点:该题考查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海岸类型和开发利用的方向。
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9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来源:学.科.网]
(1)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滑坡的原因。(9分)
(2)据图说明该处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6分)
【答案】(1)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山脊地形(3
【解析】试题分析:(1)自然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起到诱发和加剧的作用。滑坡形成主要受不稳定的地质.地形条件影响。(2)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考点:该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C.[选修6——环境保护]
图10是我国部分城市.工矿区及农村地下水污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说明我国南北方地下水污染的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9分)
(2)我国不仅地下水污染较严重,而且地表水污染也严重,请你就建设美丽家园中的碧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6分)
【答案】(1)(1)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严重;(3分)北方以城市和工矿区水污染为主,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3分)。北方地区降水少,径流量小,水体自净能力较弱,南方地区相反。(3分)(2)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污染;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任答3点得6分))学科网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例判断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严重,北方地区以城市和工矿区水污染为主,南方地区以农村水污染为主。根据题干及图例进一步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地区间大气降水的差异。(2)一方面减少排污:从意识上增强人们意识;从技术方面或经济结构方面较少排污。另一方面工程治污。考点:该题考查水污染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