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临川学校高三第一学期月考地理试卷

(2022-06-03 13:35:18)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次日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据介绍“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行中,24小时内经历16次日出日落。下图为“天宫一号”发射时变轨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5题。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1.运行中的“天宫一号”属于(    )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
2.能够影响“天宫一号”与地面通讯联系的地理现象是A.台风    B.太阳辐射  C.寒潮    D.黑子、耀斑
3.远在伦敦的解凯旭收看“神舟九号”发射的电视直播,飞船升空之际伦敦(    )
 A.旭日东升  B.艳阳当空   C.夕阳西下   D.夜阑人静
4.“天宫一号”昼夜交替的周期为(      )A.24小时        B.23时56分4秒   C.16小时        D.约1小时30分
5. “神州九号”升空之际,酒泉的昼夜状况最接近(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D
6.图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图,上海有一批工业品要用船运往北非,在经过北印度洋时,单从洋流考虑,船速最快是在(      )    冬季洋流                 夏季洋流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 “神州九号”升空之际,酒泉的昼夜状况最接近(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D
7.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
A.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B.地球上有液态水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据此回答8~10题。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8.该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右面地球圈层结构图中的A. B C.   D.                 9.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10.该地区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C.亚欧大陆的边缘D.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地带
读下图,据此回答11~12题。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1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以长波辐射为主          B. ——大约为辐射量的40%
C. ——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晴朗的夜晚辐射量较强
1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增强,减弱     B. 减弱,增强 C. 增强,减弱         D. 减弱,增强

13.下面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错误的是(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14.下列正确表示近地面风带的是(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下图1977年和2000年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变化。读图回答15~16题。[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15.该时段青藏高原冰川面积变化是由于(    )
   A.太阳活动剧烈  B.全球气候变暖   C.黄赤交角增大  D.日地距离缩短
16.全球冰川大量融化会导致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地下水位上升,淡水资源增多
C.陆地面积减小,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据此回答17~19题。
17.衡量地区水资源的多少,通常用下列哪一指标(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蒸发量 
C.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18.实施“引松济辽”工程的原因是因为辽河流域(   )
水资源总量少      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地处内陆,气候干旱   人口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A.    B.    C.     D.
19. 辽河流域除调水外,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建议还包括(    
A.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     B.增强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 
C.有计划的控制人口增长   D.控制工业发展,严禁大水漫灌
2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以下各图与泰山的形成原因相吻合的是(   )
     A .                                 D
21.下列地貌属于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A .                                     D
读我图某区域农业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22~23题。[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22.图中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C.地面蒸发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3.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水循环和水量平衡
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武陵源景区岩峰高耸、绿树翠满,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誉。读“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回答24~25题。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24.武陵源石峰林地貌的成因是(      地壳的上升运动 地壳的下沉运动    流水的沉积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   A.       B.       C.       D.
25.该地区的岩石、气候、植被类型依次是(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A.     B.    C.       D.
读图,回答26-27题。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26. 图中B、 D所处的地质构造形成原因(      )A. 地壳运动         B. 外力侵蚀 C. 岩浆活动         D. 变质作用
27. 如果F为太平洋板块,E为亚欧板块,则虚线圈处的边界为(      
A.岛弧             B.山脉          C.生长边界         D.消亡边界
读大气热力状况示意图,回答28题。[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28.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   B.   C.   D.
 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29-30题。
29.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30.朱开山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31.读“二分二至示意图” (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和“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1)图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及日期分别是:A          ,日期是           ;B            ,日期是           
(2)在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角速度最慢的是         。(3)甲、乙分别处于A、B、C、D四点中的哪一点附近?甲图      点,乙图      点。在甲图中该日极夜范围是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32.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1)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为              ,丙地的地貌名称是                     
(2)图中甲处地貌是先成山地后成谷地,先形成山地的成因是             ,后形成谷地的成因是                  
(3)丙处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不定项选择)。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4)以下说法属于图中环节的是  (         
A.冬季风南下    B.台风登陆江苏  C.长江水入海   D.高山冰川融化
(5)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33.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EF为晨昏线)”,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9分)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1)根据图中所示可知,此时EF为               (晨、昏)线。
(2)从气流运动状况而言,此时控制A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        
(3)此时,非洲大陆南端因受        带控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4)此时,地风向是                       风,其性质是                     

35.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36.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转载]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第一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2分)。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是            带。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参考答案

1—30题为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B

D

A

D

C

C

A

D

C

D

D

B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B

C

C

C

B

C

D

A

D

C

B

C

综合题(共40分)

31. (每空1分,共10分)(1)冬至日   12月22日 春分日  3月21日    (2)A    (3)A    D   66°34’N——90°N(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只答北极圈以北地区不得分)   23°26’S(或南回归线)
22.(每空1分,共8分)(1)断层   冲积扇  (2)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裂隙发育被侵蚀成谷地   (3)BC  (4)B   (5)海陆间大循环      地表径流

33.(共9分)(1)晨(1分)  (2)反气旋(或亚洲高压)(2分)   C(2分)  (3)副热带高气压(1分)      炎热干燥(1分)  (4)西北风(1分)     寒冷干燥(1分)

3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3分。(1)整体  (2)西风带  (西南风,风向略2分)      (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4)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  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