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三考试文综地理试题题卷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原子时”和地球自转产生的“世界时”产生了差异时,就将进行调整。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公布:“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59:59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自1972年至今闰秒24次,都是“正1秒”,还没有出现过“负1秒”。据此回答第1题。
1.上述现象,反映了地球(
A.公转速度减慢
【解析】根据题干提示,世界时是与地球自转有关,出现“正1秒”说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了。
读天山博格达峰部分垂直自然带谱(图5),回答下列2-3题:
2.图中代表的自然带依次是(
C.草原带、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3.在珠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高达5500米左右,明显要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素是(
【解析】2.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天山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出分别代表针叶林带、草原带、荒漠带。3.穆朗玛峰南坡雪线高度比博格达峰的北坡雪线高是因为注墨朗玛峰南坡和博格达峰的北坡均为迎风坡,降水较多,但珠穆朗玛峰南坡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导致雪线较高。
稀土被誉为“新材料之母”,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尖端科技领域。谋求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供应了国际市场97%的需求。读图回答4—5题。 4.有关甲地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从单纯的采掘矿区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
B.应大力发展光学、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产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C.应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开采,以满足国际需求
D.大力发展工矿区旅游,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5.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B.丙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C.乙地区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D.丙地河段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水质不好,应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答案】4.A
【解析】4.单纯的采掘矿区,是属于原料,经济效益低下,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矿产品加工贸易区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所以
A项正确。5.甲地区是内蒙古高原,水资源短缺,所以A错;丙地区是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所以B错;乙地区是河套平原,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所以C项正确。
【答案】D【解析】该题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考查了时差和IT产业布局知识,试题难度不大,根据题干的提示“成功地运用地理时差优势与美国进行软件开发协作”,则很快可知D项“可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是正确的,而A项“美国白天传送,印度晚上传送”则恰好相反,没有利用地理时差优势。
某网站某时段内在地铁站签到人次统计图A.RS
【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题干的提示可知,图3所示的LBS服务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和GIS。
读“21世纪农业面临的八大变革”示意图,回答8-9题。[来源:学科网]
8.下列农业地域类型中,同时具备“土地型、机械化、农场式”等特征的是(
9.关于21世纪八大农业变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示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多用生物技术发展农业生产,目的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平面式向立体式,体现充分利用空间发展农业生产,不仅在山区,还可在平地利用作物的高度落差,发展多层次种植,如我国云贵高原利用光在林中垂直递减的特点发展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10-11题。
10.位于南半球的是(
11.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答案】10.D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36分)
材料一:赣州古城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境内河流有章江、贡江,交汇合流为赣江而北去。美丽的赣州古城正处于低山、丘陵,的环抱,章、贡、赣江的环绕之中,构成“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靓丽风光,有“千里赣江第一城”誉称。下图为赣州市略图。
材料二:赣州市矿产资源以有色、稀有金属矿为主,素有“世界钨都”和“稀有金属不稀有”之称。钨已探明的储量占世界第一。稀土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二,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
(1)简述图示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4分)[来源:学科网ZXXK]
(2)简述图中旧城区形成较早的原因。(6分)
(3)指出该地区冬夏季盛行风向。并分析每年5月该地区经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的成因。(10分)
(4)分析赣州市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区位优势。(10分)
(5)图示区域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答案】
(1)南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中部较低(4分)
(2)旧城区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城市用水充足。(4分)
(3)冬季偏北(西北风),夏季偏南(东南风),(4分)
(4)钨、稀土等有色和稀有金属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能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扶持,劳动力丰富。(10分)
(5)酸雨(危害)、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6分)
【解析】该题以中国地理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综合性知识,要求学生有较强地读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来源:学科网]
(1)根据图中河流及其支流的流向和水流的特点,特别注意中部的一条的河流分支及其两侧的支流汇入空间分布特点,可知该区域地势的总体特征是南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中部较低。
(2)旧城区原来没有国道,位于河流的交汇处,主要是依靠河流,水运便利,城市用水充足。
(3)赣州古城属于江西省,属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每年5月该地区经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是与我国雨带推移规律有关。
(4)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区位优势,这是属于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问题分析,结合材料,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布局区位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能源、水源、政策、劳动力等考虑。
(5)结合材料可知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有关的环境问题是酸雨、水体污染、,矿产资源的开发易导致植被破坏而引起水土流失。
38.2012年2月23-24日,国际城市创新发展大会在中国深圳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在会议论坛上指出“患了城市病的城市,往往是因为发展过于快,而太多地消耗了资源,造成了非常多的污染问题”。结合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深圳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
【答案】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任答三点,每点2分,共6分)
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从规划、节能、节水、绿化、防止污染等角度分析,任答4点,每点1分,共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措施。作答时应从资源、生态、环境污染、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措施应围绕问题提出合理的分析。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山东是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山东省将全省规划为三大文化产业区,这三个板块由东到西形成文化
【答案】(1)该产业带位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市场潜力大;人口密度较大,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有较好的制造业的产业基础。(答出其中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2)干旱、寒潮、暴雨、台风、风暴潮、局部地区的滑坡(前3项必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青岛滨海发展制造业的区位优势和山东的自然灾害。作答时应从交通、市场、劳动力、技术、产业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山东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个别地方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