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右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1--3题。
A.全部位于北半球B.全部位于东半球
C.地的自转线速度最大[来源:Z&xx&k.Com]
D.地的自转角速度较大
2.下列选项中,多雨期相反的一组是
A.
C.
3.若返程时从地乘飞机飞往地,则其最短航程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4--5题。[来源:Zxxk.Com]
4.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右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A.
5.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
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
6.图为“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表示风向正确的是图中的:
7.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
8.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9
A.表示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C.表示受热膨胀上升
10.若图中所示的是东亚季风环流,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副热带高气压中心处的下沉气流
C.表示赤道低气压带处的上升气流
11.若图中所示的是水循环示意图,则能体现东亚夏季风的环节是A.
12.读右图,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图中四点的气压<<<B.甲地多晴朗天气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A.M—赤道低气压带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C.MN之间为西北风
读2015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15--16题。
15.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16.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A.黄海沿岸
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回答17--18题。
17.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A.背斜成山
18.该地质构造A.上部岩层较老
我国某湖泊面积2.8平方千米,海拔483米,湖泊水深变化如图所示回答19--21题。
19.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20.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A.地下水
21.引起该湖泊水深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
读“洋流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若
A.该环流分布在北半球,A处的陆地为季风气候区B.分布在南半球,A处气候温暖而湿润
C.分布在西半球,形成季风环流D.B处常形成苔原植被
23.若A-B是60°纬线,那么该海域是在哪半球,其中乙洋流属于
A.北半球、暖流
读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图,回答24--26题。
A.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5.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30°-40°大陆的东岸
26.气候类型分布最广阔的大洲是A.南美洲
24.D25.B【解析】试题分析:24.判断气候的技巧:“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平均最低温度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年雨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夏雨型为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少雨型为热带沙漠气候);平均最低温度在0以上,为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夏雨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雨型为地中海气候,年雨型为温带海洋气候)平均最低温度在0以下,为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温线呈峰型的为北半球,呈谷型的为南半球。据此判断为热带雨林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25.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别在3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回答27—28题。
27.“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A.增加
28.“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城市用水量
A.
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29--30问题。
29.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A.反气旋造成
30.此系统易造成: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二、综 合题(40分)
31.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说出图中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
(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P地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3)说出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5分)
32.读“黄河中下游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4分)
(2)与图示范围内黄河M点以上河段相比,MN河段的流量变化有何特点?分析原因。(4分)
(3)图示大部分区域水资源短缺,请提出若干解决该地区这一问题的合理化建议。(6分)[来源:Zxxk.Com]
【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中可以看出甲区形成于河流的出山口位置,阴影成扇形,为山前冲积扇地形。其形成即为上游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开始沉积,形成冲积扇地形。(2)由图中可以看出MN河段为黄河下游,显著特点为地上河,支流汇入少,下渗作用强,沿线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对水资源需求量大,导致和中游河段相比流量变小。(3)黄河在M点以上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所以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丹江口水库取水,经过河南、河北,送至北京和天津,在图中找到这些地区,并且延地势平坦地区穿行。考点:中国区域地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康康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5分)
(2)分析几内亚铝土开采业兴旺的优势条件。(5分)
答案:(1)特点:降水量时间分布不均,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5
【解析】:第(1)问,本题考查降水特点及学生读图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结合降水量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