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3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一地理试题 |
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1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左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右图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6分)
(2)右图为M水坝的景观。中间白色区域为水坝,左侧为海水,右侧为河水。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8分)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4分)
42.(10分)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6分)
降水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地表水_____;地貌多_____;土壤_____;植被_____。
(2)请从实例中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分)
4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6分)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4分)
对于流入区:________
对于流出区:________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C |
A |
A |
C |
B |
D |
D |
B |
C |
C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C |
C |
D |
C |
D |
B |
A |
D |
A |
B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B |
A |
B |
C |
C |
D |
A |
B |
A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B |
D |
A |
C |
C |
C |
B |
A |
A |
B |
41.
(1)(6分) 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2)(8分) 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3)(4分)
42.(10分)答案 (1)(6分)少 大 少 戈壁荒漠 有机质含量少 稀少
(2)(4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平衡功能)
43.(12分)
答案:(1)(6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4分)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2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