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2)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三地理试题 |
![[转载]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解析】 [转载]浙江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解析】](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A.文化、交通中心
22.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C.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
【答案】
22.玄奘回国途经的河流
是恒河,是印度河,是塔里木河,是黄河。塔里木河流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径流量变化较小。其中“小”
23.兴建该工程最主要为了
【答案】 D【解析】 据图可知该工程位于沙漠的边缘,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
24.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答案】
25.图中~条曲线表示地形剖面、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其中表示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是
26.图中乙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答案】25.B 26.D【解析】 第25题,图中甲、乙、丙、丁依次为渭河平原、秦岭、汉江谷地、四川盆地。由南向北降水呈减少趋势,山地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偏多。选
第26题,秦岭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河名 |
流域面积 /km2 |
长度/km |
河口年平均 流量(m3/s) |
年径流总量
/× |
长江 |
1 808 500 |
6 397 |
33 980 |
9 623.71 |
珠江 |
453 690 |
2 214 |
11 070 |
3 360.00 |
黄河 |
752 443 |
5 464 |
1 820 |
574.50 |
淮河 |
187 000 |
1 000 |
1 110 |
621.00 |
27.四条河流中,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
28.导致四条河流年径流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30.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A.
【答案】29.D
30.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一般来说,中心商务区建筑物最高,因此由图分析,甲中心商务区位于M地区外侧,乙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P处;甲城市N处人口密度变大,城市建筑物增高,出现卫星城;乙城市市中心人口一直呈增加趋势,人口没有向城市外缘迁移,因此没有出现卫星城。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二.综合题(共 2 题,共 40
分)
31.(18分)图1为我国部分省区简图,图2为2010年山西、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完成下列各题。
(1)素有“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平原是该区域重要的耕作业区,试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平原的形成过程。(4分)
(2)从耕地利用状况分析两省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分)
(3)春旱是威胁渭河平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试分析春旱频发的自然原因。(4分)
(4)指出山西省北部省界的走向特点,并分析说明该界线两侧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6分)
32.(22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下图为北亚略图。
材料二
第32题表
河 |
河口年平均流量 (m3/s) |
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 |
|||
冬 (12~2月) |
春 (3~6月) |
夏 (7~8月) |
秋 (9~11月) |
||
鄂毕河 |
12700 |
8 |
36 |
37 |
19 |
叶尼塞河 |
19800 |
6 |
51 |
22 |
21 |
勒拿河 |
17000 |
3 |
37 |
34 |
26 |
(1)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2)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其生态环境价值主要体现在
(3)说出北亚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并简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地理答案二.综合题(共
2 题,共 40 分)(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31题、(18分)(1)
地块断裂下陷形成地堑(2分),河流带来泥沙沉积后形成(2分)(2)
该区域耕地比重大,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2分);该区域主要为旱地,水资源少,灌溉引发水资源短缺。(2分)(3)
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大(2分);雨季末到,降水少(2分)
(4) 东北-西南走向(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2分)。东南部为黄土高原降水大于400毫米,适宜耕作业(旱地)发展(2分);西北部为内蒙古高原降水小于400毫米,适宜畜牧业发展(2分)。
32题、(22分)(1)春夏季径流量较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