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1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第卷 选择题(共 70分)
1、与下图中河流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B.密西西比河
C.亚马孙河
D.亚马孙河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读图,根据河流形状和海陆轮廓判断,是密西西比河,是尼罗河 ,是亚马孙河,是长江,B对。A、C、D错。考点:世界主要大河水系及分布位置。
3、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
【答案】2、A
【解析】试题分析:2、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A对。B、C错。地中海园艺业分布在欧洲南部地中海气候区,D错。
3、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件包括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对。位于大西洋沿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便于船舶的航行和停泊,错。经济腹地广阔,有欧洲大陆的经济支持,对。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错。B对。A、C、D错。考点:区域农业地域类型,港口形成的条件。
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A.西北高东南低
5、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从气候特点来看,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在A.地
【答案】4、D
5、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从气候特点来看,南部临地中海,是地中海气候,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点在地,C对。 地气候具有大陆性,A错。地是高山气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不是葡萄种植的最适宜地区,A、B、D错。考点:区域地势特点,主要农作物及分布区。
C.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D.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答案】D
读图,甲地位于西亚的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乙地位于南亚的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A错。甲地是世界著名的产油,乙地不是,B错。两地属于亚洲的不同分区,C错。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D对。考点:区域地理特征差异。
8、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充足的化肥与农药
【答案】7、B
8、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发达的信息与交通,C对。化肥与农药的使用影响香米的品质,A错。秦国人口密度大,不是地广人稀,B错。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不是远销世界各地的原因,D错。考点:读图文分析能力,香稻扬花期,影响产品质量和市场的主要因素。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C.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10、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多洪涝灾害
11、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麻纺织工业
资料
月份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气温() |
7.9 |
15.5 |
25.2 |
18.3 |
降水量(mm) |
81 |
36 |
0 |
20 |
12、B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A城,影响其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势起伏
13、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A.土地面积大
试题分析:12、根据图示位置判断,图示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B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A城,影响其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势起伏,A位于迎风坡,B位于背风一侧,A对。两地的大气环流相同,B错。距海远近、纬度位置差异不大,不是主要原因,C、D错。
13、读图,中央谷地的河流多季节性河流,说明降水少,主要限制因素是水源。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灌溉系统发达,B对。土地面积大、地形较平坦、临近消费市场与作物熟制无关,A、C、D错。[来源:学科网ZXXK]考点:区域降水差异的原因,影响区域作物熟制的因素。
A.M段——穿越茂密的常绿硬叶林B.N段——见到成群的斑马、长颈鹿
C.P段——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D.Q段——阴雨连绵,河水暴涨
15、与智利沿岸相符的气候统计图是
【答案】14、C
15、读图,根据纬度位置分析,线路经过的智利部分区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降水少。选项中与智利沿岸相符的气候统计图是甲,A对。乙是地中海气候,B错。丙是热带雨林气候,C错。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错。考点: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区域气候类型及特征。学科网
A.
17、B岛西南部海岸多U型峡湾,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古冰川侵蚀
16、近年来,国内制奶企业大量从新西兰进口奶源的主要原因是新西兰环境优美、奶源质量好,对。大包装进口,成本较低,对。国内生产供应充足,不是大量进口的原因,错。新西兰是发达国家,劳动力、土地价格高,错。B对。
17、B岛西南部海岸多U型峡湾,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古冰川侵蚀,U形谷是冰川侵蚀地貌,A对。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崖等海蚀地貌,B错。地壳断裂下沉形成断层,或地堑,不是U形谷,C错。河流冲积形成平原地貌,D错。
考点:我国大包进口奶源数量变化及原因,区域地貌和地质作用类型。
18、西北航道开通的主要意义是A.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B.极大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D.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
19、影响M岛上500 mm年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海拔C.洋流D.极地东风带
20、M岛上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沿海地区
【答案】18、D
19、读图,M岛上500 mm年等降水量线走向是西北-东南走向,与纬线不平行,纬度不是主要因素,A错。岛上地势差异不大,海拔不是主要因素,B错。根据图例,西南沿岸有洋流经过,与降水量线走向一致,C对。结合图中等降水量线,极地东风带影响,两条等降水量线数值应向西南减小,D错。
20、结合前面分析,M岛西南部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气温较高,适宜人类居住生活,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B对。东北沿海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降水较少,A错。岛屿内部地区、西北沿海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C、D错。考点:西北航道开通的意义,影响等降水量线走向的因素,区域人口分布特点。
A.
2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
A.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答案】21、D
2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D对。该地是重要农业区,不适宜封山育林,A错。该地是渭河平原,是关中地区种植业分布区,C错。平原地形不适宜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不利于环境保护,D错。考点:区域
旱灾严重的原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