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

标签:
地理地理试题考试试卷试题 |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
第I卷(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题。
1.图示信息表明(
C.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2.某游客于当地区时6月1日10时出发,用2小时沿乙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答案】1.A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乙岛位于南半球,6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地10时应该是上午,太阳应该处于当地的东北方向,12时太阳位于当地的正北方向;由于太阳一直位于车的前面,此时太阳由东北向正北运动,说明开车有西南向正北,故选C。
【考点定位】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图中比例尺的大小判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与太阳方位。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熟练学生掌握经纬线的判读、经纬网定向法,进而联系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太阳所处方位推断汽车行进方向,综合性强;根据经纬线长度变化规律(所有经线长度相等,1°大约为111km),可以直接推断甲图中相同图上距离所代表的实际距离比乙图要长,结合比例尺的含义、特点(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可以得出甲图中比例尺大于乙图;根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变化推断所处南北半球及东西相对方向的判读,特别注意当“两地”的经度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注意总结不同地区题意所处方位的规律,例如一般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南半球大部分地区(除去极夜区)上午太阳位于东北、正午位于正北,下午位于西北等,要掌握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及太阳的日运动轨迹,即可根据资料中的时间进行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的总结和整理,掌握解题基本技巧。
读下图,回答问题。
B.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来源:Zxxk.Com]
C.图中构成的大洋环流方向与北半球反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D.处洋流对日本海洋污染的影响是加快对污染物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的范围
4.下列四幅洋流图中与上图处一致的是(
【方法总结】利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以及绘制简图,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以促进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和把握;在图形中落实洋流对气候、渔场、航行、海洋污染等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洋流按性质可以分为寒流和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高,叫做暖流;相反,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要低,叫做寒流。比如有甲、乙两幅图: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可在甲、乙两图中标出大致的高、低纬位置。
同时可得出其所在半球,甲图中,数值由南往北递减,该区域在北半球,乙所在区域为南半球。其次,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标出洋流的流向。
6.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A.受准静止锋控制
7.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
【知识拓展】潜水:是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类似于等高线,潜水面相等的点连成线。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潜水流动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等潜水位线(潜水面的等高线):
(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3)判断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递减方向一致。(4)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点的数值差。(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9.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A.城区绿地面积显著增加
【答案】8.D 区温度差值大,观察图可知,大致在11-1月城区与郊区温差最大(大于2.2),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故选项D正确。
位】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热岛效应与城市化的影响。【方法总结】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读等值线(面)上的点,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两地之间的地区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髙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针阔混交林
【答案】10.D11.B【解析】试题分析:10.仔细读图,注意图中指向标,注意等高线、等温线、雪线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一般山地迎风坡水汽较充足,降水较多,雪线分布比背风坡低一些;由图可知相对于北坡来说,南坡的气温较高(海拔4800米处7月气温高于3),为阳坡,而雪线分布较北坡低(南坡在海拔5500米处),应该为迎风坡,故选项D正确。
11.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两地之间的地区位于山地背风坡、阴坡,太阳光照时间少,雨水少,而且之间海拔大约是在4800---6000米、温度是0—3,高寒不利于植物生长,应该为高寒荒漠,故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等值线图判读、指向标定向、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诊断提升】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是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气温:气温高,雪线高;气温低,雪线低。纬度:山地雪线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季节: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山地向阳坡与背阴坡——山地向阳坡雪线高;背阴坡雪线低。降水: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此处降水主要指降雪),注意总结规律,应用于实际训练。
第II卷(非选择题)
36.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6分)
(2)理由:沿等高线修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且工程难度小;连接更多的居民点,带动沿线经济发展。(6分)
形成原因:该岛屿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气候炎热干燥;岛屿东、西两侧降水都比较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岛屿东部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岛屿西部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多。(8分)
流对降水的影响。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祁连山北侧冲积扇分布示意图(左图)
材料三:祁连山为河西走廊固体水库,河西走廊有绿色走廊美称。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
(1)简述祁连山北侧冲积扇的形成过程。(4分)
式的原因。(6分)
(2)减少水分蒸发,保水;保护土壤,保持肥力;增加热量,保持温度。(6分)
(3)气候、地形等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大;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6分)
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来源:学|科|网]
材料一:冷冻灾害是指气温骤降在0以上的相对于农作物的低温而形成的冷害和气温骤降在0以下造成冻害等两大类灾害的总称。
材料二:1954~2008年我国冷冻灾害频次分布图。
【答案】(1)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多于北方。(6分)[来源:学科网ZXXK](2)建立
预警机制;培养耐低温的农作物品种;发展温室(塑料大棚)农业等。(6分)(3)原因:北方冬季时农作物停止生长或生长进入休眠期,故造成的危害较小;春秋季节农作物仍处于生长期,故造成危害较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且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小。(8分)
(3)结合南北方地理位置、气候差异对农作物影响不同;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时气候寒冷干燥,农作物停止生长或生长进入休眠期,所以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较小;而春秋季节农作物处于返青期(春季)或者成熟期(秋季),即仍处于生长期,所以造成危害较大。南方冬季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活动,故冷冻灾害危害较大;春秋季节气温相对较高,且冬季风影响相对较弱,气温下降幅度较小,所以春秋季节冷冻灾害危害较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不同区域自然灾害的危害差异、防灾与减灾。
【知识拓展】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冷冻灾害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