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月考试卷地理2

(2022-05-19 12:12:40)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21正确描述甲、乙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22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答案】21D22A【解析】21读图,根据等高线凸出方向,可以判断河流流向。甲河河水注入湖泊,乙河河水从湖泊中流出。所以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故D对。甲河流量变化不受L湖影响,B错。甲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C错。该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甲河夏季水量最大,输入L湖泥沙最多,A错。

22根据图中等水位线判断,西侧水较浅;有河流注入,湖水盐度小;泥沙沉积较多,土壤肥力较好,所以西岸芦苇分布较多, BCD影响较大。风向与芦苇生长关系不大,A影响小,故选A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湖泊水体间的补给关系,影响湖泊两侧植被差异的因素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单位:)图,读图回答问题。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23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 B.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C.由西向东增大 D.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24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小于内陆

25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

A.西岸更大,东岸更小 B.东、西两岸均更大C.西岸更小,东岸更大 D.东、西两岸均更小

【答案】23D24C25A【解析】23由该图的经纬度位置可推断出该地区为北美一带。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故选D

24从图中看大陆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小,而大陆东岸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故选C

25北美大陆西岸不如亚欧大陆西岸受暖流和西风影响深,所以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没有亚欧大陆强;北美大陆东岸不如亚欧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影响显著,所以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没有亚欧大陆东岸强。所以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北美地区气温年较差大陆西岸更大,东岸更小,故选A

【备注】本题难度较大,对图示区域准确定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同纬度亚欧大陆东、西岸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状况。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陆面蒸发是指地面的实际蒸发。下图为陕西省陆面蒸发(单位:mm)分布图。据此完成问题。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26陕西省陆面蒸发最大的地区在A.平原地区 B.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C.高原地区 D.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27M的值可能为A.300 B.400 C.500 D.600

28北部陆面蒸发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地表干旱,水量少 C.距海远,降水少 D.植被茂盛,湿度大

【答案】26A27C28B【解析】26根据陕西地形的分布和图中数值的分布判断,最大值位于陕西的中部,即渭河平原附近,故选A

27根据陕西地形的分布和纬度判断,34°N为秦岭,由于海拔的影响,蒸发量小,故根据等值线局部的闭合的判断法则,该地的蒸发量小于500,故M处的数值为500,故选C

28根据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北部地处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大陆性强,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故实际蒸发量小。故选B【备注】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

 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29图中山地的走向是A.东北——西南走向 B.东西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30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A.由南向北减少 B.由西向东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 D.由东向西减少

【答案】29A30B【解析】29读图可知,山体主峰由8°E——12°E——14°E,自西向东延伸,三个剖面依次位于61°N63°N65°N,山脉自南向北延伸,所以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延伸,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A30读图可知,该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降水多,东部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降水由西向东减少,故选B

 二、综合题:共5

31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1)指出图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2)分析B地年降水最少于A地的原因。

【答案】(1)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2)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解析】(1)读图可知,图示大部分地区海拔为200—500米,地势起伏和缓,属于低山丘陵地形;从经纬度、海陆轮廓等信息可判断出,该地位于福建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流水侵蚀强烈。(2)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A地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对夏季风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而B地海拔在200米以下,属于平原,地形的抬升作用不明显,且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备注】着重考查区域的判定、地形及其成因、降水等知识

 32读伊朗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材料二  德黑兰气候资料。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1)归纳德黑兰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原因。

(2)说明伊朗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答案】(1)全年降水少,夏季更为干燥,冬季较湿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及经过里海的南下冷气流的影响,降水稍多。(2)气候干燥,灌溉水源不足;地处高原,山地多,平原少,耕地面积小;农业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

【解析】降水特征要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分布来描述,该区域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大,同时又是高原地形,所以夏季降水较少。但是,冬季的时候又会有盛行西风带来一些水汽,所以降水较多。另外分析伊朗的农业生产的时候,要从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备注】主要考察区域的气候、降水、农业等相关知识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图。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材料二 2004,多家媒体报道了青海湖水位降至二十年来最低的消息;2012,青海湖湖水面积达到4 402.5平方千米,青海湖湖水面积连续8年不断增大。一时间,大家把目光聚焦到全球变暖对青海湖的影响上。

材料三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盆地辖区盐湖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品位高、品种多。格尔木市依托柴达木盆地丰富的盐湖、石油、天然气而重点发展的盐化工和石油化工初具规模。

(1)比较图中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2)简要分析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的可能原因。

(3)兰州地区作物播种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说明该生产方式的作用。

(4)对于格尔木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社会上的争议很大。你是否赞成格尔木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试说明理由。

【答案】(1)北部城镇沿山麓冲积扇和交通线分布,相对密集;南部城镇沿河谷分布,相对稀少。北部山麓地带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南部河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充足。(2)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区的气温升高,冰川的消融量增大;由海洋输送来的水汽增多,降水增多,导致入湖径流量增大;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地下水补给增多。(3)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墒情);保温(改善热量条件);防止春季风力对土壤的侵蚀。(两点即可)(4)赞成。理由: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资源的附加值;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3点即可)[不赞成。理由: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耗水量大,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产业会加剧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废弃物会使环境污染加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分布的特点、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山脉北部与南部城镇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可以直接从图上获取,即北部沿山麓冲积扇和交通线分布,城镇相对密集;南部沿河谷分布,城镇稀少;原因主要从地形、水源和气温三个方面考虑。第(2),青海湖湖水面积增大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冰川融水量增大;二是降水量增大,入湖径流量增大;三是环境得到了改善,地下水补给增多。第(3),地膜覆盖的主要作用有三个方面,即保温、保湿和保土。第(4),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赞成主要从经济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交通、就业等方面回答;不赞成主要从水源不足、环境承载量小等方面回答。【备注】开放性设问的作答方法

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该类试题的思路应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第一,社会效益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方面考虑,即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等;第二,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该类生产活动的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第三,环境效益方面,该类生产活动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减少这种污染的产生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湖南省地形图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材料二 衡阳与同纬度东部沿海城市福州1月气温(单位:)比较表。

地点 北纬27°附近

衡阳 福州

1月气温 5.6 10.4

材料三 灰霾(又称霾)是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千米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除与污染物的排放有关外,还与大气运动、降水等天气现象有关。下图为长沙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的季节变化图。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1)据材料一、二,与福州相比,说出衡阳1月气温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据材料三,简述一年中长沙夏半年多年平均灰霾日数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天气原因。

【答案】(1)差异:衡阳1月气温较低。原因:衡阳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位于中部平原,利于冬季风的长驱直入;东、南、西三面环山,利于冷空气聚集。(2)特点:长沙夏半年灰霾日数少,但7月相对较多。原因:长沙夏半年年降水多,利于污染物沉降;夏半年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夏半年灰霾日数少。7月长沙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所以灰霾日数相对较多。

【解析】(1)由表格可得衡阳1月气温较低;结合两地的位置可以发现,虽然两地纬度基本相同,但是衡阳地处内陆,受海洋影响小;位于中部平原,利于冬季风的长驱直入,而且东、南、西三面环山,利于冷空气聚集;福州位于沿海地区,冬季受海洋影响大,而且西部有武夷山脉阻挡冬季风,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较高,所以衡阳1月气温比福州较低。(2)注意本题要求是夏半年特点,即注意观察图中3—9月份平均灰霾日数的变化;由图可知长沙夏半年灰霾日数少,但7月相对较多。注意原因是:长沙位于季风区,夏半年为雨季,降水多,利于污染物沉降;夏半年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利于污染物扩散;所以夏半年灰霾日数少。7月长沙受副高控制,空气作下沉运动,不易形成降水,降水量较少,而且风力小,所以灰霾日数相对较多。

【备注】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大气运动等相关知识

 35【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61月初,我国东南沿海普遍暖湿。121—24霸王级寒潮来袭,浙江省中北部出现大暴雪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图为浙江省地形图。
[转载]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卷地理【解析
分析浙江省中北部此次雪灾发生的自然原因。

【答案】前期气温偏高,暖空气活跃,空气湿度大;北方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与该省中北部的暖湿气流交汇,形成冷锋锋面,使暖湿气流迅速抬升,气温骤降至0以下,形成大暴雪天气;受浙江省南部地形阻挡,使暴雪持续时间长。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可知此区域比往年同期气温偏高,意味暖空气较活跃,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冷空气从北方南下较活跃的时期,总体来说,冷空气的势力强于暖空气,所以会形成冷锋锋面,导致气温骤降,进而带来大暴雪天气。再从图中等高线分析,南部有山脉阻挡,进一步加强暴风雪停留的时间。

【备注】本题考查了天气系统、等高线相关方面的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