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2

(2022-05-18 12:08:48)
标签:

地理

地理试题

考试

试卷

试题

分类: 高二地理试题

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分析回答问题。

24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的风带是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 A. B. C. D.

25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

A.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B.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

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 D.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答案】24D25C【解析】

24本题考查对撒哈拉沙漠和亚马孙雨林位置的认知,以及对气压带风带的理解和识记。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地区,亚马逊热带雨林被赤道穿过,一半在南半球一半在北半球。根据两者的位置可以判定,把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风,应为北半球中低纬度东北信风。根据图中所示纬度,BC皆为南半球,可直接排除;而A图示中风向不对,可排除A;正确选项为D

25本题考查对“地球之肺的理解。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在生物体中起到吸入空气,排除二氧化碳的作用。而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也是考虑其气体转换的能力——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故本题选择C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11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行。当前机器人被认为是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四大技术之一。  2014年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台数)分布图,回答问题。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 26图示信息说明我国

A.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高 B.机器人发展潜力较大C.工业的机械化水平高 D.机器人产业较为分散

27推广使用机器人的直接影响是

A.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工业产值 B.减少能源消耗C.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 D.减轻环境污染

【答案】26B27C【解析】26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在世界前五大机器人供应国里,所占的份额比较小。说明我国的机器人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可排除A,正确选项为B;机器人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和工业的机械化水平关系不大,可排除C;从图中无法看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分布地,所以无法判定是否分散,可排除D

27本题考查机器人的使用对工业和环境等的影响。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代替人工进行工业生产,主要的作用应该是提高劳动效率,缓解劳动力不足,故正确答案为C。产能过剩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超出市场消费能力。结合产能过剩的概念可知,产能过剩和机器人的使用,没有什么关系,可排除A;减少能耗和减轻环境问题,都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技术,和机器人的使用也没有关系,可排除BD

  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问题。[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28图中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 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

29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A. B. C. D.

30我国西部开发战略导向发生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扬长避短,扩大工业集聚规模 B.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C.因地制宜,带动邻国共同发展 D.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提高经济收入【答案】28C29D30B【解析】

28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未来西部大开发的导向型产业是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的开发,这两种资源的开发都是市场导向型的产业,可排除ABD,正确选项为C

29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过去的西部大开发以资源依托型产业为主的,可以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所以在过去西部大开发中,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了当时的产业特点。但题目要求的满足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要求,所以可以排除,选项中的ABC错误。将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为发展市场导向型产业,如旅游业和水能资源的开发等。特别是发展旅游业,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所以正确,正确答案为D

30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由图可知,随着战略导向的改变,将来着重发展旅游业和水能资源开发,故AD均不符合题目要求;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让西部地区发展起来,故C项错误;市场导向型产业的开发,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获得了经济长足发展,对于当地的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是有益的,故B项正确。

 二、判断题:共10

31仰望星空,较亮的北极星与月球同属于太阳系。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天体系统的识记。太阳系是一个恒星系统,它包括了八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环绕太阳运转的其他天体。北极星是指任何时候最靠近北天极的显眼的恒星,和太阳系没有关系。故本题错误。

 32般认为岩浆来源于高温高压的地核。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岩浆的来源。地球内部主要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其中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层。在上地幔的上部,物质主要为溶融状态,被称为软流层,目前科学家普遍认为,这里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本题错误。

 33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较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有:妇女受教育水平、当地的习俗和文化、医疗水平、社会制度、战乱等,故本题是正确的。

 34只有春分日和秋分日,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才相等。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昼半球和夜半球的认知。在任何一天、任何一个时刻,地球上的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都相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除了南北极点,全球昼夜等分。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故本题错误。

 35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等。本题正确。

 36般情况下,平原是聚落发育的理想场所,山区聚落规模较小。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和聚落形态之间的关系。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开阔,生产条件较好,是聚落发育的理想场所;山区耕地面积狭小,地表崎岖不平,不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以山区的聚落多呈点状分布,规模较小。本题正确。

 37与社会经济环境相比,自然环境相对稳定,因而其对农业的影响基本不变。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尤其是现在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比如技术方面:新型的灌溉技术的产生、成功培育的优良品种等都会给农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再比如说农业机械方面:工业的发展使农业机械化生产得以实现,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自然环境确实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改变,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会有所改变。例如:原来由于热量因素的限制,黑龙江地区无法生产水稻,但水稻优良品种的培育,突破了自然因素对其的限制。而且,近些年来,全球变暖带来的巨大影响,也给农业生产或者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故本题错误。

 38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过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也存在城市化过程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的现象,比如:南美洲国家由于城市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出现了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本题错误。

 39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在季风区,非季风区不需要。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农田水利建设的地区。除了季风区,西北地区有灌溉农业,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也很重要。本题错误。

 40.RS技术在资源普査、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RS的实际应用。遥感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理事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可用于资源普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灾害预警等方面。本题正确。

 三、综合题:共4题

41.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1)在图中B点标出该地冬季盛行风向。在图中E点标出该地夏季盛行风向。

(2)从图中B、D所在区域的气候来看,环境人口容量较低的是____________,其制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3)下图中代表A地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4) C处仍为我国农业规划的粮食主产区,试分析这里应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以保证粮食供应安全?

【答案】(1)画图 ()   ()  (2)D    水源

(3)    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4)兴修水利;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机械化水平。

【解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及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1)题,东亚季风是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气压差产生的。夏季欧亚大陆温度高气压低,形成蒙古低压,北太平洋温度低气压高,形成夏威夷高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在自转偏向力影响下偏转为东南季风;冬季热力条件与夏季相反,大陆是西伯利亚高压,海洋是阿留申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南亚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成。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达到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变为西南风;冬季由于位于陆地高压的西南侧,由高压吹向低压的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为东北风。B位于东亚,冬季风为西北季风;E位于南亚,夏季风为西南季风。第(2)题,气候因素有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B、D两个区域,属于中纬度地区,气温不会成为其人口容量的限制性因素;D相对于B来说,地理位置上身居内陆,降水稀少,所以说D的环境人口容量比较小,影响因素为水源。第(3)题,从A的的地理位置来看,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本区域位于北半球,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表现为夏季气温高,降水多的特点。第(4)题,C区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为了保证粮食安全,有必要修建水利设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育良种,有利于粮食安全的保障;大型机械化生产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4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省计划到2017年13个省辖市都将建成一处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海绵城市示范区。到2030年,“海绵”比例扩大到80%的建成区。今后城市绿地、公园、道路、广场、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都将如海绵一样,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渗透,解决一下暴雨就“看海”的顽疾。

材料二:城市中新老两种排水模式比较图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材料三:江苏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海绵城市”前后的水位变化图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1)根据水循环原理,试分析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和快排模式相比,海绵城市排水模式对水循环环节有哪些影响?

(3)材料三中的两条曲线相比(实线和虚线),表示修建海绵城市前的水位曲线是____________;这里一年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时期,是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天气的影响。

【答案】(1)气候异常,短期内降水偏多;城巿硬化面积扩大,下渗量减少;绿化面积减少,使得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城市化发展,河湖、湿地的蓄水调洪功能被破坏等。

(2)下渗量大增;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蒸发增加。(3)实线   梅雨   伏旱

【解析】本题考察城市内涝的影响因素。第(1)题,城市内涝的发生有四个影响因素: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降水;地面下渗能力减弱;调蓄洪水的湖区或者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绿化面积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被削弱。从这四个方面来考虑,细究其原因就可以得出结论。短时间内的大量降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近几年常提的一个原因:气候异常;一种是中国季风气候的重要特点:夏季多暴雨;地面下渗能力减弱,和城市地面硬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硬化地面上,雨水会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调蓄能力的减弱,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人为的减少河湖、湿地的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绿化面积的减少或者规划不足,影响植物涵养水源的能力。

第(2)题,本题认真进行读图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比较材料二中的“快排”模式和海绵城市图中的各项要素,结合图可知箭头的粗细和量的大小成正比。从图中可以看出,海绵城市蒸发(腾)的量增加;由于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的增加,下渗量增加了;由于蓄水池、雨水罐等的增加,直接减少了地表径流量;从排放量可以看出,地表径流量大大减少了。第(3)题,修建海绵城市前流量受降水量的影响,地表径流变化快,且最高值要高于海绵城市建设后,就这一点而言,实线应为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曲线。海绵城市建设后,流量的变化会比较滞后,且比较和缓,虚线符合了海绵城市建设后的水位变化。海绵城市建设前,一年中流量变化最大的时期为图中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期,结合江苏省的位置考虑,江苏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有5、6月份梅雨季节和随之而来的7月份的伏旱天气,正好符合了图中的曲线规律。

4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要河流分布图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材料二:“天坑”是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有地下河相通。乐业天坑群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占地约20平方千米。地质调查发现,乐业天坑群所在地区石灰岩分布区。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材料三:广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素称“有色金属之乡”。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在1亿吨以上,其中平果铝土矿占广西铝储量的78%以上,可以露天开采,是我国目前最好的富铝矿。

(1)图中河流地处珠江上游河段,试分析其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2)说明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广西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禁止过度开发(要合理幵发);要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生态破坏。

(2)石灰岩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溶洞,重力坍塌成天坑。

(3)资源丰富(储量大),品质好(富铝矿);开采方便(可以露天开采);水能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第(1)题,上游地区是在河流的水源地附近,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植被的保护,植被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是一个地区生态平衡的根本。开发过程中,要注意适度开发,过度的开发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第(2)题,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等)。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乐业有大片石灰质地貌,年平均降水量近1400毫米。雨水降落在地面后,沿着岩石的裂隙渗入地下。由于石灰岩的重要成分碳酸钙具有溶于水的特性,地下水一路溶蚀四壁,并逐渐扩大,在地下形成了大型的溶洞。溶洞的洞顶在重力和地壳震荡的作用下,不断往下崩塌,直到最后洞顶完全塌陷,形成了喀斯特漏斗;在地表与地下长期的喀斯特作用下,漏斗越来越大,最终形成天坑。

第(3)题,“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在1亿吨以上,其中平果铝土矿占广西铝储量的78%以上”说明储量大;“可以露天开采”说明开采比较方便;“是我国目前最好的富铝矿”说明品质好。炼铝是高耗能产业,广西的水能资源蕴藏量比较丰富,有利于炼铝工业的发展。

4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地位,新能源被确定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

材料二: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万吨标准煤)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图。

年份 2005 2006 2007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223 213 244 101 261 111

能源消费总量 224 682 246 270 265 583平衡差额 -1 469 -2 169 -4 472

[转载]江苏省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解析】(1)开发新能源产业需要不同区域间加强分工和合作,据此判断材料一显示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中主要承担新能源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是____________,并简述理由。

(2)结合中国综合能源平衡表,指出中国能源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我国需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

(3)在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图中,化石燃料消费所占比重约为____________,由此导致我国近几年____________(大气污染事件)频繁发生。

【答案】(1)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人才集聚,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研发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

(2)能源消费大于能源供给,能源短缺。措施:加强勘测,开发我国油气资源;开拓能源进口渠道;开发新能源;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3)94%(94%以上)     雾霾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关于我国新能源的开发以及能源的消费方面的知识。第(1)题,题目要求找出“主要承担新能源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这样的区域一般分布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我国共有四个:以北京中关村为核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带、以上海高新区为核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以深圳高新区为核心的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和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核心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带。结合材料一中的图,新能源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功能区为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这些两个区域具有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人才聚集等优势条件。第(2)题,经过材料二的数字对比可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的缺口呈现出了越来越大的趋势,面对这样的问题,为了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我们应该从能源勘探、节能、开发新能源和引进国外的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第(3)题,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它由古代生物的化石沉积而来,是一次能源化石能源所包含的天然资源有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结合材料二中的饼状体可以看出,化石能源的比重为94%左右;化石能源的使用,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霾中污染物的最大来源是煤炭的大量燃烧;其次是机动车辆燃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